冯飞出席国务院政策吹风会并答记者问

09.11.2015  15:31

  国务院新闻办于2015年11月6日(星期五)上午10时在新闻发布厅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介绍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和《关于做好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冯飞在吹风会上的讲话实录: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前天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了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和高速公路审批改革的意见,同时也讨论了关于做好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工作的若干意见。这几项工作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请到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和高速公路审批改革意见的相关情况,还请到工业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请他向大家介绍关于做好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工作的若干意见。下面请冯部长介绍情况。

  冯飞: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媒体吹风会。瑞雪兆丰年。感谢各位记者长期以来对工信部工作的长期关心和支持。今天我们主要跟大家交流关于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有关情况。11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推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有关工作。这是我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工业发展面临新任务和新情况背景下,为稳定工业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效益、实现工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这也表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工作。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强调指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稳住工业增长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巩固基本面的关键,要求要抓住关键、多措并举,帮助企业解困增效、拓展市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制造的新优势。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14个部门对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相关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国务院领导也亲自主持多次召开座谈会、专题会,听取部分省市、重点企业对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意见和建议。

  冯飞:这次常务会明确提出,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思路和要求是:坚持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创新为动力,政府创造条件,以稳增长、调结构、转型升级、降本增效为中心任务,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既利当前,又惠长远,促进工业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平稳健康发展。 在常务会上,从七个方面对稳增长调结构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围绕着转型升级,扩大工业有效投资;二是适应市场需求升级,扩大工业品消费;三是支持企业走出去,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四是鼓励创新和技术改造,促进产业产品升级增效;五是加大金融支持,助力实体经济;六是减轻企业负担,营造良好环境;七是深化改革,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下面我愿意就一些具体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我们注意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确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请问如何在稳增长同时实现工业调结构、转方式,有哪些举措有望出台?我们现在看到,随着提速降费措施的不断推进,互联网和宽带发展速度的确在加快。在城市和农村以及中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发展并不均衡,下一步如何让互联网、宽带发展更加均衡?有哪些措施有望出台?

  冯飞: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问题提得很好。从经济包括工业在内,现在出现经济下行压力大、工业下行压力大,主要问题既有周期性问题,也有结构性问题。结构性问题是一个更加突出的问题。所以在稳增长和调结构当中,我们更加突出在调结构过程中实现工业的稳增长。就部署来讲,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要发展一些对于工业产业结构升级有重大引领作用的一些领域。包括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十个重点领域,也包括一些带动面比较广、投资效益比较突出、有市场需求的重大项目,也包括发挥政府基金的作用,比如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来带动社会投资的进入。

  冯飞:第二,要对存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有很多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包括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对于存量调整主要还是要加快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特别是进一步地推进兼并重组,当然兼并重组要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要创造一些条件,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支持兼并重组。另外,要加快处置“僵尸企业”,退出机制进一步理顺。这是存量上要做的一些调整。第三,要在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方面加大支持。把技术改造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发挥技术改造对转型升级和带动有效投资的作用。这里强调有效投资。要通过制造业领域的国家科技专项加快发展,发挥重大科技专项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包括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的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基础制造装备等等,还要加快智能制造、机器人、大数据、新能源汽车、数字诊疗装备等等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的立项论证工作。同时加快这些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以上是从调结构稳增长的关系来讲。

  冯飞:第二个问题,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的相关问题。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普遍服务的能力,工信部和相关部门就普遍服务的资金进行了协调,基本上落实了。通过政府普遍服务基金的引导,来促进运营商加快中西部地区、边远地区宽带互联网的建设,把你刚才说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问题逐步地解决。

   光明日报记者:两个问题。第一,请问胡主任,请介绍一下当前企业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进展情况,下一步有哪些考虑?第二,请问冯部长,11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了稳增长调结构的相关工作,请介绍这项工作是在什么背景下部署的?
  冯飞:我回答第二个问题,部署这项工作的背景。昨天在这里,苗部长系统地阐述了工业运行的总态势。他用三句话表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进中有难。工业情况总体上来讲,处在工业调整和动力转换过程中。一方面,我们看到调结构、转方式有些亮点,比如说高技术制造业增速比工业平均增速快4个多百分点。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经济下行的压力。压力主要表现在工业生产增速的持续回落、效益状况的明显下滑。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效益同比下降1.7%,从困难企业情况来看,过去原材料工业比较困难,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这些行业占到工业增加值的三成多,还是持续疲弱。今年又出现了占工业两成多的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下滑,装备制造业增速在5.1%左右。从地区情况来看,有些产业结构比较重、转型慢的地区,工业增速和利润大幅度下滑。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下降幅度比较大,有些企业还出现了生产经营困难。工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是多重因素和多种原因交织形成和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的原因还是有效需求不足,当然也有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投资、出口下滑是工业面临的最大压力。我们做了测算,投资影响的工业增速大约在六成左右,出口影响的工业增速大致在三成五。再一个原因,是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导致的工业企业效益下滑。工业产品价格PPI持续地下降,影响了一些行业的收入和效益,加剧了企业经营的困难。还有企业的负担偏重等问题,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冯飞:总体上来看,工业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同时市场的倒逼机制已经形成。所谓倒逼机制,就是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再加大一些工作力度,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我想这个时机是比较好的。采取进一步的有力措施,能够使得工业整体上保持有效益、有质量、健康地发展。

   中国日报记者:请问胡主任,高速公路改革出台背景是什么?对拉动投资会有什么影响?请问冯部长,刚才提到加快推进“僵尸企业”重组整合,目前主要是哪些企业?会采取哪些举措?

  冯飞:我回答关于“僵尸企业”的问题。什么叫“僵尸企业”?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僵尸企业”是比较形象的说法。为什么要处置“僵尸企业”?背景还是产能过剩。由于产能的严重过剩导致了工业品的价格持续地下降,有大量的“僵尸企业”存在,导致整个行业普遍困难,有些行业是行业性的亏损。企业的退出问题也是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借助这个机会,以处置“僵尸企业”为突破口,把企业的退出机制建立和完善起来。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要求,我们要研究出台企业退出的政策措施。“僵尸企业”处置无非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资产处置,二是人员安置。资产处置要更多地采用市场的办法,比如支持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呆坏帐加快处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参与处理破产重组和退出企业的债权债务。人员的安置,这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要建立社会的保底政策,主要是要完善下岗分流人员的安置政策,使得失业人员能够顺利的转岗,包括培训其技能。谢谢。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请问冯部长,刚才介绍中提到投资和出口下滑是当前经济增长最大的压力,请问哪些方面开展工作能够扩大投资、稳定出口?

  冯飞:我所说的投资影响的工业增长,包括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仅仅是工业领域的投资。在稳投资和稳出口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怎么样有效投资。再一个方面,工业领域的有效投资。我刚才讲稳增长调结构的关系中已经讲到,在工业领域的投资中,主要是投资有利于工业结构调整、有市场需求这样一些领域加大投资,包括“中国制造2025”,包括一些带动性强的、有市场的重大项目的投资。还有工业当中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比如关系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日用消费品上,还有大量消费是在境外的,我们的有效供给能力不足。怎么样促进这些领域产品创新提升,也是工业领域投资支持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出口上,一方面要进一步地发挥传统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当然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确实处在比较优势转换过程当中。另一方面,要形成以装备等行业为主导产业的出口新优势。

  冯飞:另外,从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方面,使“一带一路”合作当中“工程”带“产业”,带动高端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在具体措施中,我们要搭建的国际合作是个金融服务平台,要解决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金融的需求,创造更好的条件,包括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保险资金怎样提供担保等这样一些金融的手段。还包括贸易便利化,例如现在在自贸区、特殊监管区域实行的一些政策,包括“单一窗口”的服务方式,我们要进一步推广。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两个问题。第一,请问胡主任,刚才提到高速公路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三五”规划提到加快建设高速公路,下一步有什么考虑和目标?第二,请问冯部长,刚才提到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企业困难很重,下有一步什么措施帮助企业,尤其是帮助小微企业的措施?

  冯飞:对于困难行业和企业如何帮扶的问题。从行业的角度,要开展困难行业转型升级的专项行动计划。主要是针对钢铁、建材、有色、煤炭这些严重困难的行业,分类施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转型转产、压减产能、淘汰落后、破产重整、扭亏脱困。当然还有一些具体的政策,比如要研究分类施策、清欠企业债务的一些措施。另外一个角度,还要在应用侧、需求侧来做文章。比如说对于钢铁、建材这些行业困难,在应用方面能不能加大一些措施。比如钢结构的应用、钢结构建筑、绿色建材的应用,使它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针对企业要做几件事情。第一要减轻企业的负担,包括进一步清理涉企收费。各位记者朋友可能都知道,已经持续开展了清理涉企收费,包括最近做的外贸环节的涉企收费的清理。还要对企业的融资环节的涉企收费进一步清理。也包括税,比如资源税,从从量计征加快转变到从价计征,使下游的企业受益。另外,开展企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引导企业眼睛向内,内部挖潜、降本增效、开源节流、苦练内功。我们在行业中发现了一些管理创新做得比较好的企业,我们把它的经验进一步向全行业推广。从外部环境来讲,还包括要进一步创造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比如市场进入、政府采购等方面坚决地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严格环保、质量的执法,继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动,以净化市场环境。这样就营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市场环境。谢谢。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