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冠名权放开和谐号将被取代 冠名有4表现形式

15.07.2014  11:52

  记者刘江浩文平伟摄影       

  阅读提示|  曾经一统动车江湖的“和谐号”,如今将逐渐被其他称号取代。近两日,列车冠名热潮袭来。一则“和谐号”变“联通号”的帖子,引起网络热议。列车冠名本不是新鲜事,2003年,本报曾冠名郑州至北京的K179/180次为“大河报号”,全国各个铁路局均有冠名。

  多年过去,此次动车冠名广告出江湖,铁路部门内部人士认为,这是铁路经营的一种回归,“列车”将再次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行驶。

   消息 动车冠名初现打破清一色“和谐号”局面

  在动车和高铁的时代,细心观察,列车是清一色的“和谐号”,如今,这种“和谐”将被打破。

  连日来,一则“和谐号”变“联通号”的帖子,引起网络热议。发帖人称,“中国联通号”动车出现在福州往龙岩方向的D6405次列车上。网友说,语音播报和车厢LED显示屏都曾出现“中国联通号动车组列车”的相关语音提示和文字。

  对此,南昌铁路局表示,他们已向市场开放列车的冠名。“中国联通号”动车并非南昌铁路局冠名的首趟列车。今年4月28日,南昌西-厦门北D6523/6528次、厦门北-上海虹桥D3204/3203次动车就被冠名“绿滋肴”号。

  无独有偶,近日,列车冠名的热潮不断来“”。7月1日,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独家冠名的“中国银行号”动车组,在太原火车南站成功首发。同一天,重庆至武汉的专线动车正式开通以“奉节号”冠名的动车。7月10日,兰州铁路局正式开行兰州开往敦煌的Y667/668次“敦煌号”品牌旅游列车。7月11日,由齐鲁晚报冠名的济南-烟台K8293次“齐鲁晚报”号列车,从济南火车站正式发出。

  据悉,目前全国各铁路局陆续都有企业冠名动车组列车。如北京铁路局的“大好河山张家口号”、“衡水号”、“西柏坡号”、“正定号”等4趟带有政府名号的旅游品牌列车,沈阳铁路局的铁西新区号、成都铁路局的丰都号等。

   规范 动车组列车冠名形式有“规矩

  一听到冠名,可能您就会联想到,高姐们能否穿上某企业的制服?车体上可否打上“×××号”?在头枕、桌面板、茶杯等小细节处,能否显示企业LOGO?但是,据大河报记者了解,动车、高铁与普通车不同,对于冠名形式也有一定的规范要求。

  “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可供企业选择。”昨日,一位铁路部门知情人士告诉大河报记者。因此,铁路部门专门制定了“动车组列车冠名广告媒体设置规范”。

  在该设置规范中,冠名的表现形式共分为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几种。

  第一种是列车视频,该位置位于车厢两端及顶部,可播放冠名单位广告宣传片。第二种是列车广播,内容是欢迎乘坐×××号列车,×××号列车欢迎您,该播出配合客运信息循环播出。

  第三种是LED显示屏,在车厢两侧,一节车厢有两处,内容是欢迎乘坐×××号列车,×××号列车提示您。而第四种是车玻璃贴,位于车门玻璃的上部,每节车厢有四处,通过透明胶贴上去。

  郑州铁路局一位人士表示,就该局管辖的列车来说,普速列车的冠名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动车和高铁的冠名政策,包括冠名费用等,仍在更科学、合理的制定中。

   追溯 多年前,列车冠名屡见不鲜本报曾冠名两趟列车

  对于列车冠名,近日热潮再起。一些人士认为,此举是铁路试水列车冠名的开始。但是,其实,列车广告冠名并非新鲜事物。2003年,本报就曾冠名郑州—北京K179/180次快速列车为“大河报号”。开了河南传媒冠名交通运输工具的先河。2004年,本报又冠名郑州至上海的K152/154次列车,这是大河报第二次冠名列车。大河报这张河南名片随着“大河报号”列车传遍大江南北。

  在这更早之前,1992年,青岛开往北京的25/26次特快列车被命名为“琴岛海尔号”,开创我国列车广告的先河。随后的一年,徐州至哈尔滨169/170次、171/172次列车冠名为“古井号”,成为我国大陆首次完全以企业名字命名的旅客列车。

  自此以后,列车广告出现空白,直到1997年,杭州至无锡的双层旅游列车由杭州西子集团以“西子”冠名。2002年,广州至北京T15/16次、T29/30次四组列车一年的冠名权,被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买断,成为中国第一个用铁路列车冠名的报刊。

  近几年,也时而有列车冠名的情况出现。例如,2010年,北京往返南通的Z51/52次软卧列车,冠名为“南通开发区”号;2012年,四川安岳县宣布将K1363/4次列车命名为“中国柠檬之都号”。

  “动车和高铁的冠名权,以前是集中在原铁道部管理。”铁路内部人士说,此次高铁和动车冠名权交给了地方铁路局。

  该人士指出,“列车冠名权放开其实不能算铁路向市场化改革又迈进一步。因为列车冠名并不是新东西,这只能说是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