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农民工择业短视:重“薪情”轻提升

25.02.2016  12:19

  行业、工种可迁就,技能提升、在岗培训没要求……2月18日、19日两天,全国工会就业创业援助月活动分别在四川泸州、内江启动,来自北京、上海、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10个省市的近400家企业和就业服务机构走进蜀地纳士,两场声势浩大的大型招聘会深受当地求职者欢迎。

  然而《工人日报》记者通过调查走访发现,春节过后,不少进城务工人员虽急于寻找新的就业岗位,但思路普遍停留在以临时就业为主的“打工者”阶段,缺乏更为全面的择业意识和长远的就业规划,业内人士指出,长期以来的打工思维致使农民工难以实现职业化发展,亟须科学的就业指导。

   纠结:

   不愿意离家,不甘心回家

  “没想好具体要做什么工作,但最好包吃包住,薪酬是第一标准。”2月18日的泸州招聘会现场,20岁的王中军表示对从事什么岗位并没有过高期待,但直至活动结束也没有寻觅到理想中的好工作。

  连续两天的大型招聘会活动,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两地总计有万余人达成签约意向,一个显而易见的特点是:本土企业远比外地企业受欢迎,进城务工人员家门口就业倾向明显。

  然而不少泸州和内江本土企业在招聘现场的最大感触却是:由于相同岗位,内陆可提供的薪酬水平远低于沿海地区,价格洼地下,进城务工人员的待遇从优心理导致他们虽不愿意离家,却也不甘心回家。

  “家里赚得太少了,我已经买好了去深圳的票,还是决定回那边上班。”家住内江市资中县明心镇的段君,一大早就乘车赶到招聘会现场寻觅新的就业机会,今年41岁的她已经在杭州、深圳等沿海城市打工超过20余年,本打算在家乡找份工作,无奈难称心如意,“技术要求太高的做不了,工厂普工收入差距在1000元到2000元之间,孩子上大学花钱地方还很多,还是多赚些钱比较重要。

   尴尬:

   工作找不到,种地难糊口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王中军的迷茫、段君的尴尬都不是个案,而在他们所代表的的庞大农民工大军中,人到中年的进城务工人员所面临的尴尬尤为致命:在新经济形式下,因缺少一技之长而面临就业难;因不掌握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传统农耕手段无法获得较好收益,致使生活上难以为继。

  “现在年纪大了,工厂一般都不愿意用,而自己身体又不行,工地上也做不了,难啊!”51岁的陈资友自去年回到内江农村老家后,便始终处于待业状态,由于过去长达30年的时间里都是在福建地区务工,陈资友对家乡的企业特点和用工需求十分陌生,再加之缺乏相熟人员的引荐,即便在家乡也很难找到一份令他觉得还说得过去的工作,而太久没有务农的他,也实在没办法从家里的半分土地里榨出能够养活全家的生计。

  “现在想学点技术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年轻时候根本没想过这些,只一门心思赚钱。”陈资友说,虽然他在较西部提早发展的沿海城市务工多年,但从事的绝大多数为相对底层和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自己在找工作的时候也缺乏明确的目标,对能不能得到技能提升、获取岗位培训也很少在意,到现在可谓“老大徒伤悲”——工作找不到,种地活不起。

   根源:

   打工思维阻碍职业化发展

  “上述问题皆为果,一个重要原因是打工思维阻碍了农民工职业化发展,致使相当部分务工人员陷入就业难、就好业难的困境。”吴应虎是广东巾帼伟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由于本次在四川两地的招工成果距预定目标相差甚远,他坦言“企业无工可招、工人无工可做”仍是现实难题,“农民工只看薪酬、不重提升的短视择业观亟须得到正确引导。

  据吴应虎介绍,农民工在职业选择面前呈现出两种极端表现:一种是不停更换工作,在待遇从优面前随时准备跳槽;一种是长期只干一行,不求变动。无论是哪一类务工者,企业出于利益最大化考虑,在初级培训满足自己的工序要求后,都很少会为农民工提供再培训机会,大多数务工人员最后异化为工厂生产线上的一个“环节工”,无法实现职业化成长。

  “最重要的是农民工自身观念的转变。”深圳市580家政服务网络中心负责人夏放对此感触极深,家政行业近几年异军突起,该公司用工需求量极大,长远薪资待遇十分具有竞争力,但几乎不会有农民工愿意主动投入金钱和精力,为自己获取专业家政培训的机会,即便公司主动为已入职农民工提供阶段性提升的培训计划,务工者也会因对所从事职业缺乏认同感而极易流失,“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打工的,没有职业概念,更缺乏职业意识。”夏放认为,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为生活而走出城市的一代农民工身上,就连已经开始有较高文化水平、掌握技术能力的80、90后农民工也没有长远的职业规划,这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向新市民、新型产业工人的转变十分不利,而农民工如何走向职业化发展应是社会文明视角下的重要话题。

责任编辑:李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