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工商局“三上门服务”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快速发展

29.05.2014  16:49

      今年以来,漯河市工商局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发挥职能作用,采取“三上门服务”等有力措施,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送政策上门。以工商所为基础,组织熟练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登记政策的人员,与各村委会结合,深入到各行政村农户中,通过座谈、发放宣传资料、答难释疑等形式,向广大农户、特别是特色种植、养殖等农户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登记注册程序、国家支持发展的优惠政策等,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能熟悉和掌握有关政策,不断提高农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二、送执照上门。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执照代办制,针对有办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意向的农户,与工商代办联络员联系后,由工商部门组织专人指导农户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帮助农户整理相关资料等。对边远乡镇的农户,工商部门代办人员在帮助整理相关资料后,当场发放受理通知书,将营业执照办理后,送照上门。

  三、指导帮扶上门。农户取得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营业执照后,工商人员采取分类指导帮扶。对新登记成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他们讲解经营知识,提供市场信息,指导他们合法经营、快速发展;对于成立一定时间的经营主体,建立诚信经营档案,与银行结合帮助企业办理小额贷款;帮助农户注册农产品商标或中国地理标志等,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帮助他们走订单化、产业化、品牌化农业之路。

      截至目前,该市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262户,家庭农场279户,注册资金共计689794.46万元。其中,今年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96户,家庭农场91户,新增注册资金77948.8万元,涵盖种植、养殖、运输、劳务服务、农资服务、农机跨区作业等多个行业,新型农业主体数量、质量都实现了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