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出行条件,河南“百县通村入组”收官,直接创造GDP约600亿

15.02.2022  08:02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王访贤 文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坚持建、管、护、运营”并举,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完成约9000个自然村通硬化路,2021年年底前实现全省2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

这是2021年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之一,也是河南省委省政府连续第三年将“改善农村出行条件”纳入年度重点民生实事。

2022年2月14日,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出彩——2021年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之“改善农村出行条件”的现场了解到,2021年,河南交通运输部门克服疫情灾情叠加影响,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7356公里,新增9000个自然村通硬化路,圆满实现全省17.9万个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目标,“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完美收官,“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成果不断巩固,“四好农村路”创建全国领先,为打赢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

打通交通瓶颈 解决出行难题

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在兰考,东坝头镇张庄村便位于兰考北部的黄河岸边。在兰考县张庄村公路两旁,红墙黛瓦、装饰古朴的店铺随处可见,在通村畅乡的农村公路网助力下,该村逐渐由贫困村转变为“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的小康村。“人家都是村村通,俺们是户户通!”说起农村公路建设,兰考县张庄村党支部书记申学风十分自豪。

2021年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兰考召开,河南“四好农村路”建设经验全国推广。据了解,河南先后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16个、省级示范县55个,焦作、洛阳、濮阳3市成功获批国家级“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实现了“四好农村路”建设从区域示范创建向全域达标发展的重大转变,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城乡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能。

据了解,河南在2018年底“提前完成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交通运输脱贫攻坚兜底任务的基础上,自2019年开始,启动实施了农村公路“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和“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在全国高标准提出“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目标,着力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三年来,河南累计投资302.5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万余公里,总里程达到23.3万公里,实施安防工程约2.5万公里、改造危桥2098座,河南20户自然村通硬化路率,从79%增至100%,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村组为网点,“外通内连、畅乡通村”的农村地区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实现“路通运达” 迎来乡村蜕变

随着农村出行条件的改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成为历史,老百姓“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基本实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三年来,河南累计投资23.9亿元,河南农村客运站亭站牌达到4.3万个、线路7401条,运营里程29.4万公里,日发班次3.4万次,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支撑、行政村为节点的城乡客运网络逐步建立,基本实现“路通运达”。

经过河南上下连续三年的高位推动、接续努力,全省超过1500万农村群众出行条件得到实质性改善,“交通+民生、+产业、+旅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南阳月季、艾草等特色资源,做成了大产业;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新县田铺大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兰考徐场村的古琴古筝,远销海内外,实现了产业因路而兴、乡村因路而美、农民因路而富。

助力脱贫攻坚 服务乡村振兴

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三年来,河南累计实现2.7万多个贫困地区自然村通硬化路,贫困地区特色资源要素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有力保障了全省剩余14个贫困县、1221个贫困村、104.3万贫困人口全部提前脱贫摘帽。

据初步估算,仅“百县通村入组”工程的建设投入直接创造GDP约600亿元,社会总产出约1500亿元,产生就业岗位约75万个,间接创造日常养护管理等工作岗位约6000个。在推动农业、旅游等产业发展的同时,形成了更加广泛而稳定的就业空间,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贡献了积极力量。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唐彦民表示,下一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将锚定“两个确保”,紧扣“十大战略”,以全面建成便捷高效的农村骨干路网和普惠公平的农村基础路网为目标,加快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农村公路新发展格局,助力乡村振兴和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