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发布 农业生产划分三大区域

28.05.2015  12:59

    《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5月27日正式发布。这个被称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纲领性文件的规划,将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哪些深刻变化?我国农业将走上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划分“优化-适度-保护”三大区域       根据规划,全国农业将被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等三大区域,国家将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       其中,优化发展区主要包括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这是我国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好、潜力大。农业部表示,应坚持生产优先、兼顾生态、种养结合原则,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稳定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友好。       适度发展区包括西北及长城沿线区和西南区,这一区域农业生产特色鲜明,但水土配置错位、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应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适度挖掘潜力、集约节约、有序利用。       保护发展区包括青藏区和海洋渔业区,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应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适度发展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提出五项重点任务       规划提出,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到203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趋零排放。       规划对未来一个时期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五项重点任务:       一是优化发展布局,稳定提升农业产能。规划提出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       二是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田永续利用。要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8亿亩以上,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       三是节约高效用水,保障农业用水安全。       四是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农业农村环境。到2030年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趋零排放。       五是修复农业生态,提升生态功能。(据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