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农业局“援埃塞俄比亚农业技术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圆满完成

08.08.2014  13:16

  三门峡市农业局能源办李文周主任,经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选拨,于2014年1月至7月赴埃塞俄比亚执行“援埃塞俄比亚农业技术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期间在Agarfa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担任水土保持专业教师。该同志深入调研了解埃塞俄比亚国情与农业职教发展现状,制定试验示范方案,编制滴灌系统安装、运行、维护幻灯片。对示范项目提出有效的建议,同时积极宣传我国农业发展成就,圆满完成了大棚滴灌示范工作及职教任务,为该项目顺利实施做出了贡献。

  李文周同志多次深入实习基地,考察规划,制定实习示范方案,编制项目建议书。提交的建议书为《滴灌系统示范》,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示范目的、示范依据、示范条件、适用范围、系统安装、材料名称、项目预算、示范效果等。《建议书》经系主任审查通过后签字,然后提交教学副校长审核签字实施(左上图:项目建议书;右上图:滴灌教材)。

  他通过阅读《灌溉》英文资料和观看国内《滴灌》音像制品,编制出《微灌》教学手稿,继而制作出滴灌幻灯片。制作的《微灌》教材和教学幻灯片于3月底提交校方,供当地教师和学生教学参考。在编写教材的同时,协同农学系中国教师,在实习基地整地,种植蔬菜等,成为当地教师和学生观摩学习的示范田。

  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根据校方批准的《滴灌》示范项目建议书,就地取材,利用普通水管及配件,安装简易滴灌系统。



(左上图:灌溉土豆和大白菜;右上图:给水塔上水)。下图:滴灌系统一期所采用的普通水管及管件)。



  本滴灌项目的水源来自附近的河水,利用实习基地原有的5吨水塔为系统提供灌溉用水。采用干管、支管、田间的毛管均是可移动的滴灌系统。30米主管、25米支管、9根毛管,依次通过“阀门”、“三通”、“直通”、“堵头”等相互连接,形成滴灌网络。根据滴灌对象--土豆和大白菜作物的株距,在毛管上打孔分布滴水孔。经过反复实验与调试,直至整个系统不漏水、毛管上的滴水孔能够正常滴水为止。



(为当地教师讲解滴灌系统工作原理、演示安装操作程序、带学生实习。给学生讲解滴灌原理及系统安装方法)。



  此项系统的特点是:节水、省时、成本低、操作简便。但滴水孔容易堵塞,效果不太理想。为了方便教学实习,根据校方要求,李文周同志将原来安装用于灌溉土豆、大白菜的滴灌管网,转移到刚移栽的油菜苗地块。重新安装调试滴灌系统后,为自然资源系学生现场讲解滴灌系统工作原理;演示系统安装操作程序;教授学生如何维护管理滴灌系统等  为了使当地教师和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滴灌系统的原理和特点,他想办设法从埃塞俄比亚首都和中国农业示范中心购买到标准滴灌管和滴灌带,启动滴灌系统二期工程,并与农学系殷减清老师合作,建成了辣椒种植、塑料大棚、滴灌系统“三位一体”的示范项目,从今年5月份开始对当地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


(系主任查看滴灌系统;为当地教师讲解滴灌原理)。

  由于滴灌二期工程与塑料大棚、高效作物种植相结合,更加具有示范性。因滴灌属于局部微灌,大部分土壤表面保持干燥,且滴头均匀缓慢地向根系土壤层供水,对地温的保持、回升,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室内湿度等均具有明显的效果。由于控制了室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可明显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又可减少农药的用量。


  该项目得到了校方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认为是该校历史上的突破!埃塞农业部ATVET官员视察大棚滴灌系统后,认为该项目很有示范意义。

(上图:校领导视察大棚滴灌系统;下图:ATVET官员视察大棚滴灌系统)。

  李文周同志热爱祖国,立场坚定,政治素养较高。身在异国仍关注国内时事,坚持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方针和政策;积极参加经商处组织的学习活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实际工作中,在提供农业职教教学建议时善于结合我国农业职教事业发展,积极宣传我国农业发展成就,为项目顺利实施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