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 虫口夺粮这场斗争从未停息

13.10.2016  19:09
      对农业大省河南来说,昆虫采集可不光具有理论价值,还有着更实用的意义。试想,如果愁眉不展的农民拿着受了虫灾的庄稼和害虫来请教,专家们却连害虫是啥都答不上来、连分类定义危害农作物的昆虫都做不到,又该如何对症下药呢?种类采集就像是昆虫的“人口普查”,只有先认识了解它们,才能保卫我们的口粮。

        农家水稻长不高,植保专家开“药方”

        2012年7月份的一天,开封杜良镇的几户村民辛辛苦苦插下的秧苗,成片出现不长、甚至越长越矮的现象。

        “快来瞅瞅吧,俺的水稻咋了?”无奈的村民向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专家求助。

        原来,这是一种水稻病毒病“水稻黑条矮缩病”,老百姓俗称“小矮子病”,由灰飞虱传毒引起,被称为水稻“癌症”,一旦得病无药可治。正常水稻长七八十厘米高,但得了这种病,只能长二三十厘米高,发育就像停止了一样,后期不能抽穗或仅抽个小穗,对产量影响极大。

        灰飞虱作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病的传播媒介,主要在小麦田越冬,春季经过繁殖,在5-6月份虫量达到全年最高峰,此时正值水稻秧苗期,灰飞虱便陆续从小麦迁移到秧苗上取食,同时传播病毒病。

        目前水稻黑条矮缩病还没有好的防治药剂,只能靠防治灰飞虱的办法解决,即“预防为主,治虫防病”。

        “它虽然是一种病害,但不能喷药‘治病’,必须‘治虫’,因为它是在秧苗期通过灰飞虱传毒的,当发现有病毒病时,喷药也没用了。秧苗期就防治好灰飞虱,才能保证后期不得病毒病”。省农科院植保所水稻课题组主任任应党博士解释道。

        虽然当年病毒病在开封杜良面积还不算大,但对于农民来说,收成是全年的指望。水稻黑条矮缩病一旦爆发流行,将造成重大损失。前些年,该病曾在浙江、江苏等省爆发流行,均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任应党连续两年对稻农开展义务培训,力争使损失降到最低。

        “一要认识到位,这种病害要靠治虫来防;二是把握秧苗期传毒这一关键时期;三是措施要得当,最好是覆盖防虫网育秧;四是改种直播稻,错开秧苗与灰飞虱传毒高峰期”,任应党介绍了他的防治要点,“最重要的还是病虫害种类鉴定,只要原因弄清楚了,总能找到解决办法的。”

        2014年,开封杜良示范区水稻亩产650~750kg,是多年来当地的最好收成。

        从化学防治到绿色防控,环保意识逐渐增强

        像任应党一样,深入基层义务给农民进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的专家还有很多。省农科院植保所每年都会接到许多“爱科学”的农民们送来的各种作物病株样本,专家们都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上的问题。

        “相比以前,河南的老百姓们越来越注重科学种田了,有问题也会想到求助专家。”不过在任应党看来,科技人员下乡的力度还需要加强。

        随着科技进步,河南省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一直都在提高。建国以来,河南省植物保护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河南农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在旧中国,植物保护事业被视为“雕虫小技”、不足挂齿,举国上下在植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很少有直接对群众有利的成就可言。

        从建国至上世纪60年代,我国也经历了一段一味追求高产增产、过分依赖农药等化学手段的时期。“就像人感冒了总吃抗生素,以后得病了就无药可医了。”任应党这样形容过分使用农药的后果,害虫不可能100%被杀死,留下的往往是抗药性极强的,一旦建立起种群,危害更大。再者,杀死害虫的同时益虫也不能幸免,天敌少了,虫害会在短时间内爆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也从综合防治向绿色防控转变。

        “以前主要是解决‘吃得饱’的问题,现在是‘吃得好、吃得安全’”。省农科院植保所所长鲁传涛告诉记者,“农药、化肥在粮食增产、病虫害防治方面功不可没,但使用过度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农药残留问题,所以国家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药化肥零增长计划,这对植保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要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把不必要的农药减下来,另一方面,要加强农药替代技术研究,做到少用药、不用药。”

        在河南治蝗像抗洪都是“硬仗”

        除了后方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冲在“灭虫害”战役前线的河南省农业厅植保站的工作人员也一直在默默无闻与害虫“战斗”着。

        东亚飞蝗是一种爆发性和迁飞性农业大害虫。新中国以前蝗灾曾频繁爆发,每次都因防治手段落后或防治不力等原因,常造成“飞蝗蔽天,禾草皆光,饿殍枕道”的惨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致力于蝗灾的治理,经过多年努力,蝗虫爆发频率明显下降,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在50年的蝗灾治理工作中,飞机治蝗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1951—2000年间,我国累计开展飞机治蝗面积达600多万公顷,约占全国治蝗总面积的25%,仅飞机防治一项挽回粮食损失近100亿公斤。

        在农业大省河南,防蝗灾就像抗洪一样,是大事,蝗区主要集中在黄河滩地,其杂草丛生、难以耕种成为蝗虫的适生环境。

        省植保站的王建敏告诉记者,2004年以前,蝗区的勘测、定位、丈量,基本上是由经验丰富的治蝗情报员目测、步量等及其落后的手段进行,蝗区区域大小准确率极低。更别提上世纪90年代,通讯技术还不发达,飞机播撒杀虫药之前,几乎都是地面人员举着旗子指示蝗虫密集地区,在高温高湿的环境里艰难工作着,若遇上天气突变不适合飞机飞行,人工导航员们有时一等就是一天,更别提播撒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了。“上世纪50年代播撒六六六粉,地面人员、飞行员都出现过中毒现象。”

        2002年9月,河南省GPS工作组在省植保站赵永谦站长的带领下,由北京农业大学张龙教授作技术指导,分东、西、南三个小组,行程3500公里,克服种种困难对我省蝗区进行卫星定位,走在全国前面。2004年我省GPS导航飞机治蝗进行精准施药基本开发成功,彻底改变了过去马拉人扛、目测步量的落后办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使测量精度达到米级,飞机治蝗更加科学、及时、有效、经济、安全。

        你知道吗?

        “小强”和恐龙竟然是“邻居”

        在河南发现的昆虫化石,多是“意外收获”

        若给你一次回到洪荒时代的机会,看看在河南地界上生活的最远古的昆虫,你猜它是什么样儿?

        【一件你可能不大相信的事】打不死的“小强”也会玩“穿越”?

        “有一种昆虫,断食可活1个月,断食、断水可活3周。”被网友奉为“神话”的它,生活中无处不在,却人见人“拍”,这顽强的生命力,为它赢得了“打不死的小强”的称号。

        自从周星驰在影片中将蟑螂称作“小强”之后,蟑螂就此成名,“小强”也成了蟑螂的代名词。

        其实,“小强”和河南的缘分可不是一般的深。乍一看到“短翅艾斯蜚蠊”和“寡径宗系蜚蠊”这两个“火星名”谁都会一头雾水,但若要告诉你,它们就是“小强”的“原始版”,发掘地分别位于河南禹州的方山和河南巩义(当时叫巩县,1991年改为巩义),你可能会非常惊讶。

        这两个小东西的发掘,得归功于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和三队的队员。其中,“短翅艾斯蜚蠊”的发现人,是当年四队的地质组长韩文俊。已80岁高龄的他,再次回想起那次看岩心发现昆虫化石的经历,还是激动不已。

        “外出勘探找煤,需要钻孔,每次打出的岩心,都得看看属于哪个地层,哪个时代,偶尔也会发现植物或动物的化石。”韩文俊回忆说,1981年,他独自一人前往河南禹州(当时叫禹县,1988年改为禹州)方山观察打出来的岩心,其中有一块上面带有翅膀,“足足有食指肚那么长。”

        虽是地质专家,但韩文俊对古生物化石却不大懂,不过他知道,这一定是块好东西。后来,经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的专家林启彬鉴定,证实了韩文俊的判断。

        1985年,林启彬和韩文俊联名发表论文,把在禹州方山上石盒子组发现的昆虫化石,命名为短翅艾斯蜚蠊。它不仅是河南最早发现的昆虫化石,也是在河南发现的最古老的化石。

        蟑螂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甚至要早于恐龙的出现。“很久以前,有些蟑螂甚至是吃肉的捕食性昆虫,随着历史的变迁,蟑螂也在不断进化,以适应现在的生活,从而成为最具生命力的昆虫之一。”说到“小强”的进化史,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古生物研究室工作人员常华丽博士给出这样的解释。

        【一个意外中收获的惊喜】“放屁虫”的“先辈”在河南还有不少

        比“小强”的出世要晚一些,大约在一亿三千万年前,一只莱阳中蝽和它的小伙伴们,生活在气候宜人的森林里,然而一次突如其来的火山喷发,打破了它们原有的生活平静,即使具备飞行本领,也没能从灾难中逃生,它们被包裹在火山灰里,永远地睡着了……直到1991年11月份,一群古生物学家的到来,才让“沉睡”在河南信阳罗山的莱阳中蝽重见天日。

        莱阳中蝽就是大家熟知的臭娘娘,因其体后有一个臭腺开口,遇到敌人时就会放出臭气,因此它也被称为“放屁虫”。

        那一年,河南省古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古生物学专家王德有也是参与考察的专家之一。如今,回想起当年在信阳罗山陈棚组发掘的5块莱阳中蝽化石,王德有用“意外收获”来形容。

        原来,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想寻找“热河动物群”的生活足迹,去证明信阳大别山是“热河动物群”分布的最南界。同时,也想通过对当地岩层构造的研究,搞清楚备受争议的信阳大别山北边,到底是晚侏罗世,还是早白垩世。简单说,这一回他们研究的是地层。

        “我们想找东方叶肢介化石,它是一种像甲壳一样的淡水生物,只要发现它,就能证明‘热河动物群’曾经在这儿生活过。”王德有说。

        至今,王德有仍清晰地记得,挖掘地位于河南信阳罗山县,当地较为荒僻。他说,只要外出,整个团队队员就只有一个姿势,跪在地上手拿地质锤,边敲打山层中的岩石,边用放大镜“淘金”。

        突然间,一位专家通过放大镜找到了一点“蛛丝马迹”:“有翅膀,旁边还有头,像是古生物化石。”

        一层层敲开岩石后,“小家伙”现身了!“整块化石只有小拇指指甲盖一半大小。”王德有边比划边说,既然有翅膀,那就具备短距离飞行的能力,不是东方叶肢介类化石,“刚挖出来时,化石泛着浅黄还带点褐色,共有5块,只有一块比较完整。”

        火眼金睛的专家们现场就基本确定,这是中蝽化石。后期,经过南京一位古生物专家鉴定,得出的结论为:莱阳中蝽。遗憾的是,在信阳罗山发掘的中蝽并不是新物种,早在1928年,在山东莱阳一带就曾发现过同样的化石,所以取名为莱阳中蝽。

        【一个你想知道答案的疑问】河南昆虫化石为啥不多?

        截至目前,在河南省内发掘的昆虫化石,除上述三个属种外,还包括在南阳南召、镇平发掘的拟蜉蝣属中的三尾拟(类)蜉蝣,在渑池发掘的渑池艾斯蜚蠊,以及未定种的古箭蜓(蜉蝣)和三叠蜚蠊,数量与其他省份相比并不算多。

        那么,地大物博的河南,昆虫种类数量在全国趋于前列,可为啥昆虫化石却存在得相当低调呢?专家解释:由于化石形成所需条件复杂,根据河南的地质情况、岩性情况,可预见在河南形成昆虫化石的几率很小,所以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河南总是意外发现昆虫化石。

        尽管河南的昆虫化石不算多,但在科研上却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河南昆虫专家申效诚说,昆虫化石的发掘工作对研究昆虫进化历史和进程意义重大,因为化石证据不仅可以揭示出生物进化的过程,使昆虫史更完整,还能揭示出历史上的气候变化。而且对河南现代昆虫研究也有一定的意义。

        本版化石图片由河南省古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古生物学专家王德有提供

        河南平均每4.63年发生一次蝗灾

        相关链接

        在农业大省河南,超6000万农民靠土地吃饭。庄稼收成不易,粒粒皆辛苦。开封文史学者刘海永从2005年起开始收集各种史料,其中不乏关于中原地区遭受虫灾的记叙。据《中国蝗灾史》及相关档案统计,民国时期,蝗灾依然十分严重,民国38年间,河南有29年发生蝗灾。也据《中国蝗灾史》记载,在河南人记忆最惨痛的1942年,夏蝗肆虐,自春至秋,洛阳、宜阳、新安、孟津、长葛、尉氏、鹿邑等县蝗虫蔽日,所到之处,禾苗被噬尽净,秋收绝望。

        记者查阅《河南蝗虫灾害史》发现,早在公元前624年即春秋时期即有关于河南蝗灾的记载。而从公元前624年至1949年的2573年中,河南省境内蝗灾发生的年数达556年,平均每4.63年发生一次。人与虫的斗争从未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