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郑州胡同

23.08.2017  20:03

偶然经过郑州南大街,东西两侧的施工围挡蓝得令人侧目。忍不住深窥,不出所料,书院街、砖牌坊街、小西门南拐、五道胡同……曾经镶嵌了几代老郑州缓慢生活步调的胡同,多数都被拆掉了,默默注视着沧海桑田的老宅老街,自己也终于成为了历史。

工地正中的百年绣楼

南门西拐4号院里,4年前还曾是属于郑州文化用品厂的地盘。那会儿厂房几乎全被拆除,但依然随处可见五角星、醒目的标语等红色元素,最神奇的是,在厂子里还保存着一座青砖黑瓦、花雕墙角、坐西朝东的绣楼。

绣楼不知多少年前就被用作仓库,二楼堆满了文化厂淘汰的文具,半米宽的楼梯又窄又陡,布满了厚厚的灰尘。当时文化厂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也说不清这楼的历史,“至少百多年了”。

- 2013年拍摄的绣楼

- 绣楼内部的楼梯,破败残旧

转眼又是几年白驹过隙,厂子已经完全拆光,就连南门西拐胡同也消失干净。只剩下刺眼的初秋阳光里,绣楼和一旁像是陪伴它的大树,孤单而顽强地挺立着。

在工地打工的大叔热心地解释:“周围的居民都搬光了,这个绣楼肯定不会拆,看样子要保护起来的。”绣楼的“身上”缠绕着郑州市管城区文物局字样的警示带,就连一旁拆解下来的青砖也被细细裹起来。我试图从外围只剩空壳的家属楼上去拍全景,却发现楼洞口都已被上了锁。

知道这座绣楼的郑州人不多,更别提忙于打拼、无暇停下脚步欣赏这座城市风景的“郑漂”们了,史料和报道显示,绣楼建于清末,曾是富家大户岳家大院的一部分,见证着彼时是富人区的南大街的繁华。

文物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称,绣楼是一定会被保护好的,但是目前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措施。

四合院还在,书院街呢?

地铁二号线东大街站出来,红纸上书写的“郭家大院”格外引人注意。这是郑州最著名的、恐怕也是最后一个四合院。

几年前我曾拜访,入院有门楼,上房有牌匾,屋顶有瓦片。上房和门楼显露出饱经历史风霜的残败状,小院里东西厢房中间本该是宽敞院子的空间,却只剩不足三米的狭窄过道。如今再次前往,轻敲大门,却无人应答。

- 郭家大院,与繁华一门之隔

- 郭家大院的房檐下

轰轰烈烈的老宅保卫战之后,地铁修好了,四合院也还在。郭家已经在这座四合院繁衍生息了整整九代,就连掉落的瓦片都被他们妥善收集在铁网焊成的笼子里。不丢弃,也许是现有条件下对祖屋和先人最好的交代。

- 郭家人收集的瓦片

除了少数祖祖辈辈生长在郑州的老市民,大多数这个城市的二代、三代“移民”,一出生就在崭新的楼房里构建记忆,“家”不过是个水泥房子,他们并不了解所谓祖屋是怎样的一种存在,这里有生,有逝,有历史,有故事,甚至有恩怨,有关乎命运的节点。

然而“硕果仅存”的四合院外,书院街已经踏入了另一个“时区”,规划中的商都历史文化区即将拔地而起,据说有商都遗址公园、商都博物馆还有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那出不闭户的时光从书院街的树影斑驳中已然远去。

怀念的不过是家长里短的人情味儿

和邻居家长里短的闲聊、“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招呼声、出不闭户的放心,在现代小区里,大概就是天方夜谭。

得与失总是相伴的。

郭家大院里的人舍不了接地气的老宅“冬暖夏凉”,也割不断邻里间亲如一家的情感,心甘情愿坚守在并不舒适的居住环境里。

曾经的砖牌坊街里,闲聊的街坊、回家的母女、刚出摊的小贩们细碎呢喃,映衬出恰到好处的温柔。

居民也担心着新家的陌生,毕竟他们是“除了吃饭回家,都在外和人说话”。住惯了平房,一招呼,邻里二话不说、互相帮助,可新小区里的人都不认识,“一扇门,把啥事儿都关进去了。”

古老的胡同狭窄的街,闲聊的邻居漫步的猫,宁静的老宅祥和的树,胡同里曾经住满了一切有关生活滋味的细碎美好,像冬天午后的阳光,廉价又珍贵。

远远地看到墙上新喷的“拆”字,唯有拿起相机,尽可能定格下触动心弦的每一个瞬间,留存在记忆里。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