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抓生态促发展让山青民富

08.05.2014  15:02
              4月的内乡大地,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让人心情格外爽朗。
              “内乡曾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生态大县,在实现经济突围的同时,保护好、养育好大生态,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山绿水清的财富,是我们多年来的追求。”4月16日,内乡县委书记李长江告诉记者。
              近年来,内乡县强势推动大生态的保护、涵养、培育工作,通过项目包装、林下放权、大户承包、集中开发、合作开发等办法,有效激发社会各界投身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创新推动生态基地建设。就生态抓生态,群众没效益,积极性不高;就经济抓经济,容易忽视生态。内乡改变传统做法,致力让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根据荒山荒坡和丘陵面积大的实际,内乡县2009年提出了努力三五年,建成以油桃为主的10万亩鲜果基地,以薄壳核桃为主的10万亩干果基地,2012年又提出了建设10万亩茶叶基地的奋斗目标。目前,已建成鲜果基地8.6万亩,干果基地8.2万亩,茶叶基地近2万亩。不但绿了荒山荒坡荒岭,而且使农民从中获得可观的收益。目前,进入盛果期的核桃,每亩年收益近万元,鲜果每亩收益7000元以上。
              用抓工业的理念抓生态。该县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把自己无力经营的荒山荒坡荒岭整体出租、入股或转让,把整座整座的山包装成项目对外招商,让企业或大户经营。2008年年底,在外创业有成的内乡籍人士符庆林,带着数千万资金回乡注册了“浩林果业公司”,同时成立合作社,吸纳农民为社员和员工。几年来,该公司投向荒山荒坡治理的资金达6000万元,已建起了4.6万亩核桃基地,占全县核桃种植总面积的57%。“浩林”的营林模式在社会上形成集聚效应,吸引了煜林果业、东蓉农林等8家公司投身核桃基地建设,目前已注入资金2.2亿多元,累计造林8.2万亩。
              整合力量服务生态建设。该县立足主导生态产业基地,累计整合林业、水利、农业、交通、公路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近6亿元,集中打造精品林果基地。目前,已集中打造了万亩以上精品林果基地8个,千亩以上精品核桃基地20余个。县里还建立各专门林果产业领导小组,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支持创建品牌,注册“浩林”、“菊潭浩林”等多个商标,进行坚果、食用油、核桃露、茶叶等产品的系列开发。
              该县还与省林科院和郑州果树研究所“联姻”,组建油桃产业研发中心、薄壳核桃产业研发中心,培育出新品种“赤眉油桃”系列和“宝核”系列,成立了“省级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标准站”和林业技术推广学校,构建完善的林业技术推广和林果病虫害防治服务体系。
              内乡的新兴林果基地使全县的森林覆盖率提升了5个百分点。内乡不仅是联合国生态产业示范区、“中国油桃之乡”和“中国林业百强县”,前不久,又获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