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养路工逆袭成高级工程师 发明创收数百万

28.11.2016  14:41
张光明对工作的钻劲儿体现了一种“工匠精神

  从最初仅有高中学历的养路工,到被破格提拔为高级工程师,成为全国“茅以升工程师奖获得者”,10多年来,张光明带领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的含义。近日,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对郑州北车辆段科技开发中心主任张光明进行了采访。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张弛 通讯员 李伟 王振鹏/文 记者 李新华/图

  张光明参加工作那年,20岁,从最初的养路工开始干起,1999年转到科技开发中心工作,任科技开发中心主任。

  2000年年初,张光明接手了上任后的第一个项目——对除锈机用钢刷生产革新。他带领大家很快发明出钢刷“压花裁丝一体机”,将钢刷生产的工效提高了几十倍。

  2000年年底,张光明研制出了“斜契式侧架立柱磨耗板铆钉机”。获得了国家专利,填补了中国铁路货车车辆维修机械的空白,被原铁道部指定为全国站修所必备工装设备。这项发明还获得了2004年“全国首届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受邀在人民大会堂上台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颁奖。

  2012年,张光明又发明了一款体积小、携带方便、节能环保的新型多功能摄像手电。起初,研发智能摄像手电工作并不顺利。不是成像不好就是有光斑严重,再不然就是电池电量不足,张光明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为了克服困难,他没日没夜地画图、布局,向有关技术人员请教,反复琢磨,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好办法。可他却整个瘦了一圈。

  张光明在郑州工作,家在新乡,爱人是一名医生。那段时间,他经常加班,出差去外地跑研发,很少回家。只是偶尔往家里打个电话,往往也是三言两语,以至于一向理解他的妻子和女儿在电话中也埋怨他心中只有工作,没有家。

  新型多功能摄像手电可对职工现场检查作业过程进行同步录像,被2013年新修改的《站修规程》列为质量检查员必备工装及动车和高铁机械师必备工装。2012年至今卖出数千套,为段创收数百万元。

  近年来,他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意识,瞄准铁路技术创新的前沿展开了新一轮研发。从2005年至今,张光明和他的科技开发中心先后研制出了一大批技术先进的工装。张光明也因此荣获全国首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三次荣获“河南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还先后荣获全国“茅以升工程师”奖、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十大能工巧匠等荣誉。如今,53岁的他表示,今后,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的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