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人 远离“节后孤独症”

29.02.2016  13:53

  □本报记者邱峰

  春节过完了,经过短暂团圆后,儿女纷纷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或者去外地上学,不少老人又开始了空巢生活,心里感觉比过节前更加空落。

  年近古稀的王奶奶和老伴儿就是如此。春节期间,不常在身边的儿女携家带口回来团圆,老两口儿着实高兴了好几天。但是,春节长假结束,儿女陆续离去,王奶奶的情绪就开始不对劲了。她嘴里说着“孩子们忙事业,哪能天天陪在咱身边”,声音就开始颤抖、哽咽,还用手抹眼泪……

  家住安泰苑小区的牛伯伯夫妇亦然,退休多年,唯一的儿子在深圳当公务员,平时工作忙,难得回家一趟。春节期间,儿子回来连住好几天,不论串亲戚还是逛大街,一家三口天天在一起,老两口儿别提有多高兴了。相聚短暂,假期转眼结束,儿子又要回深圳投入工作了,老两口儿把儿子送到了火车站。回来后,牛伯母叹气道:“别人都羡慕我儿子学习好,考到深圳当公务员。其实,我反而羡慕他们,子女在身边多幸福啊。”牛伯伯也说:“要是我儿子啥时候能调回来工作就好了。

  实际上,老人心中最大的期盼和幸福就是与子女团聚一堂,而最痛苦的事就是不见儿女,独自寂寞。因此,过完节的分离对老人来说就是从“大喜”到“大悲”,落差很大,出现不适应和心理抵触甚至陷入“节后孤独征”,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因此,在这段特殊时期里,儿女们忙着调整工作和生活状态的同时,要多花心思关心远方的父母。首先,儿女们尽量不要在某一天一起离家,要分开时间走,给老人一个适应期。其次,与平常相比,儿女们这段时间要特别注意多给老人打电话,讲讲自己的工作、生活,多听老人说说家里的事情。儿女的关心和牵挂,是医治老人最好的“灵丹妙药”。同时,社区可以多开展一些活动,给老人提供一些交流、运动的机会,让老人在社区大家庭里寻找快乐。

  老人可以多走出去,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寻找新的生活乐趣。喜欢热闹的,出去和别人打打牌、下下棋、扭扭秧歌,哪怕只是单纯地拉拉家常,也比自己在家独自寂寞强;喜欢安静的,养养花、种种草、品品香茶、练练书画。子女可以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或视频软件,通过视频聊天时常见到子女的样子,可以减少空巢老人的孤独感,远离“节后孤独症”。

责任编辑:王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