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全省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的通报

27.01.2016  22:18

豫安监管办﹝2016﹞12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自《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8号,以下简称《申报办法》)施行以来,各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在组织发动、宣传培训、督促指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2015年全省职业病危害申报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职业病危害申报基本情况

全省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在全面承担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职责的情况下,克服人手紧、任务重、难度大等困难,认真做好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省通过国家安监总局职业病危害申报系统进行网上申报的企业有15590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0.16%,其中洛阳、郑州和焦作申报企业数量最多, 依次为2889家、1988家、1422家。具体情况详见《各地区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汇总表》(附件1)。按申报企业行业类别,全省申报企业数量最多的三个行业依次为制造业8477家、批发和零售业2837家、其他类行业1969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认识到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是其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未及时、如实把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申报。据《河南统计年鉴-2015》数据显示,2014年全省第二产业法人单位数121078家(各地区第二产业法人单位数量汇总表见附件2),从实际情况看,各行业领域的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现有申报数量与实际应申报数量相比有很大差距。申报企业数占法人单位数比例偏低的省辖市有平顶山、周口、开封和三门峡。

二是宣传培训工作不到位。部分职业卫生监管部门人员和企业有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对职业病防治系列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防护知识掌握的不全面、不系统。部分用人单位不依法申报职业病危害、不了解申报程序、不懂得如何操作申报,致使部分小微企业成为申报的盲区。

三是重视不够,申报工作进展缓慢。全省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全面启动已经五年多时间,目前新蔡、兰考两个省直管县(市)仍未开展申报工作。据2014年《各地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统计汇总表》(附件3),全省存在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总数为20802家,各地统计数远远小于当地第二产业法人单位数,由此可见,仍有大量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未进行职业病危害申报。此外,全省还有相当一部分市、县未单独设立职业卫生监管机构,未指定专人负责职业卫生工作,职业卫生监管人员身兼数职,兼而不管问题比较突出,监管力量的薄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本地区申报工作整体推进。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各地要认真总结近年来申报工作的经验,特别是要针对本地申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切实把申报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一)进一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不断扩大申报覆盖面。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根据企业职业危害申报情况,开展随机抽查、检查工作,对企业上报的数据进行核实,并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要按照《申报办法》等相关规定,加大对未申报企业的执法检查,通过严格的监督执法,督促企业履行申报义务,不断扩大申报覆盖面,将监督执法与职业危害申报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增强依法申报意识。各地区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申报意识,使企业充分掌握申报程序和方式;各地要注重加强职业卫生监管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业务能力,严格按照时限要求审核企业上报材料和备案工作,实现申报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三)进一步提高认识,抓紧抓好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开展职业病危害申报是做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有助于企业掌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状况、提高防范意识,也有助于安全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监管效率。各级安全监管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尽快实现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附件:1.各地区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统计表

2.各地区第二产业法人单位数量汇总表(2014年)

3.各地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统计汇总表

附件下载.rar

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6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