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美丽郑州 共享生态文明

05.06.2014  10:43

共建美丽郑州 共享生态文明

郑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马 懿

(2014年6月5日)

  今天是6月5日,我们迎来了第43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治理污染紧迫性和艰巨性的深刻认识,彰显了党和国家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目的在于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护我们的家园。

  向污染宣战,建设美丽中国,是破解我国生态环境难题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战略部署。郑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积极打造“天蓝、水清、地绿”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经济繁荣、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美丽郑州。

  积极建设美丽郑州

  回应群众的期待

  建设美丽郑州,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在全国重要区域中心城市的具体行动,更是广大市民的共同梦想,关乎郑州人民的身体健康,关乎郑州城市的长远发展。郑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始终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研究制定了《美丽郑州建设规划(2014—2020年)》,坚持标本兼治,积极推进环境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支撑能力不强、环境承载力低,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污染减排压力增大等现实问题突出,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生态建设的形势依然严峻。让人民群众呼吸到清洁空气,喝上放心的水,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为子孙后代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和永续利用的资源与环境,是人民群众的热切关注和美好期待,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建设美丽郑州,就是要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统一,把生态建设的压力转化为强大动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坚持统筹规划和重点突破的统一,加强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制定综合配套的具体实施方案,着力在治气、净水、增绿上下功夫,循序渐进地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政府引导与全民参与的统一,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推动、引导作用,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统揽,开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文化教育,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美丽郑州”的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切实让人民群众看到政府的决心,看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希望。

  今年,我市紧紧围绕“蓝天”、“碧水”、“绿色”等三大工程,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全市环境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今年前4个月,市区PM10、PM2.5平均浓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3.3%、24.8%;黄河花园口水质达标率为100%,贾鲁河、双洎河水质得到持续改善。

  上下齐心减霾治污

  纯净我们的蓝天

  将大气污染防治列入“十大民生实事”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工作,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合督查、奖惩、考评、媒体和公众参与机制,制订了22个工作专案,构建了以治理燃煤污染、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遏制扬尘污染、预防复合型污染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5年、3年、1年”目标体系,持续推进“蓝天工程”。截至目前,全市拆改燃煤锅炉17台348蒸吨,裕中电厂和泰祥电厂引热入郑工程进展顺利;市区三环内实施了黄标车第二阶段限行,已淘汰公务黄标车105辆、营运黄标车388辆、社会黄标车600辆;市区92条重点道路加密冲洗、机扫、洒水次数,有效减少了道路扬尘;加强建筑、拆迁等工地监管,规范工地1600余处,下达了整改通知700余份。

  下一步,要继续深化工业污染源治理,推进工业企业煤烟脱硝提标综合治理,开展油气回收治理,严控油品储运环节的损耗污染,加快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强化煤烟污染治理,实施燃煤消费总量控制,积极推进燃煤锅炉拆改,加快热源厂建设和引热入郑工程,不断提升供热能力,压缩燃煤总量,逐步实现建成区无燃煤;突出机动车污染防治,认真落实机动车环保、安全检测“两检合一”,严格环保标志发放,积极开展机动车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机动车违法排污行为,加快黄标车限行智能卡口建设,以限行促淘汰,逐步淘汰黄标车,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切实加强扬尘监管,加大对辖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日常督导、考核,严格财政扣款奖惩制度,严格渣土运输车管理,全面推广节能环保绿色搅拌站,实施工地扬尘在线视频监控,逐步推行道路冲洗降尘方式和机械化清扫,切实遏制扬尘污染。

  全面实施“碧水工程

  洁净我们的水源

  以贾鲁河、双洎河流域为整治重点,按照“水源优、河湖通、流水清、沿岸美”的生态水系建设理念,全面实施“碧水工程”。截至目前,南三环污水处理厂和马寨污水处理厂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计划6月底前投运;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在进行土建,预计下半年投入使用;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

  下一步,要加强重点流域治理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夯实贾鲁河、双洎河流域环保设施,不断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加强水环境监管,加大生态水系等重点区域的监管力度,督促企业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限期治理超标排放企业,依法关停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大饮用水水源地日常管理和维护力度,以南水北调中线郑州段沿线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确保“一渠清水北送”;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和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规划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完善城市管网系统,提高城镇污水管网覆盖率和城镇污水收集率,增强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持续推进生态创建

  增绿我们的家园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城市为统揽,坚持“组团发展、廊道相连、生态隔离、宜居田园”的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强力推进生态廊道和森林公园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绿色工程”,努力打造生态园林城市。截至目前,全市完成造林8.5万亩,建成生态廊道8848.3万平方米,新建花卉苗木基地1.2万亩,开工建设公园12个,绿化两环三十一放射道路200公里。

  下一步,要以城市建成区为核心,以城郊村镇为重点,突出地方特色,彰显历史文化内涵,加快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景观道路绿化工程,提升出入市口景观建设,打造立体绿化景观;积极推进交通路网、生态水网、田园林网、森林公园体系建设,形成“三网一体系”的网格化生态格局,充分发挥林业的生产、生态、生活、经济、社会、文化等六大功能,加快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绿色富民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提升工程建设;坚持城区与农村环保并重,严格生态环境源头保护,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全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严格“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措施,加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大力开展生态创建,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对国家、人民、后代负责的态度,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踏石留痕、抓铁有印,积极推动郑州环保事业的发展,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郑州”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