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新词丨基本成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具体指什么

27.04.2019  12:32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晨 黄岱昕/文 王坤源/制图

“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合作格局基本成型,4月19日外交部就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如是说。

“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何重要?2017年5月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说的很清楚:“六廊六路多国多港”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主体框架,为各国参与“一带一路”合作提供了清晰的导向。

这一框架是根据共建“一带一路”的五大方向,按照共建的合作重点和空间布局提出的。先来看看这五大方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三大走向,一是从中国西北、东北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二是从中国西北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从中国西南经中南半岛至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两大走向,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向南太平洋延伸。

而“六廊”则从地理上充分契合了这五大方向,并将“一带一路”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经过亚欧大陆中东部地区,不仅将充满经济活力的东亚经济圈与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联系在一起,更畅通了连接波斯湾、地中海和波罗的海的合作通道,为构建高效畅通的欧亚大市场创造了可能,也为地处“一带一路”沿线、位于亚欧大陆腹地的广大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经过亚洲东部和南部这一全球人口最稠密地区,连接沿线主要城市和人口、产业集聚区。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和在建的地区铁路、公路、油气网络,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联系到一起,经济效应辐射南亚、东南亚、印度洋、南太平洋等地区。

“六路”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主要内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跨国、跨区域互联互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合作方向。日夜不停奔驰在欧亚大陆上的中欧班列,穿梭于郑州-卢森堡“空中丝路”上的众多航班,都是生动范例。

地理方向清晰明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朋友圈”呼之欲出。“一带一路”沿线有众多国家,中国既要与各国平等互利合作,也要结合实际与一些国家率先合作,争取有示范效应、体现“一带一路”理念的合作成果,吸引更多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一批先期合作国家,也即“多国”,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但“一带一路”绝不局限于此。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只要各国有意愿,我们都欢迎。

最后说说“多港”,如果说前面的内容侧重线和面,那这两个字就是落地的点。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一批重要港口和节点城市,进一步繁荣海上合作。

来源: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李敏雪 】 【总编辑:甄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