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欲教训儿媳被儿拦住 一怒要夫妻俩净身出户
那是2013年的一天上午,我担任主审法官开庭审理一起家庭“物权纠纷案件”。案情倒是简单,但当事人的身份特殊,原告为父亲和母亲,被告为儿子和儿媳,诉争的目标就是老子让儿子“净身出户”。作为年轻的女法官,这是我第一次审理矛盾如此“激烈”的家事纠纷,没有正式开庭,我似乎看到亲情的砝码在法律的天平上颤抖。
其实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原告老张夫妇拉扯儿子到了恋爱结婚的年纪,儿子通过别人介绍交了女朋友小翠,但是老张夫妇俩对小翠并不满意,无奈儿子的坚持,最终老张两口只能勉强同意两人结婚。儿媳小翠的到来使老张的家庭生活丰富了许多,但不久,老张两口总是对儿媳的毛病看不惯。走路脚步重了、关门声音大了等之类的生活琐事,让老张家原本平静的生活总会产生或大或小的矛盾。
在一次争执中,老张两口认为儿子非但不帮自己出气,竟然在父亲抬手欲教训儿媳时“挺身而出”护着媳妇,这让他们无法接受。他们觉得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结了婚就只有媳妇没有爸妈了,矛盾陡然升级,使整个家庭失去了往日的平静与和谐。老张两口一怒之下将儿子、儿媳告上法庭,要求他们搬出老张家并提出要断绝父子关系。儿子提起这事也很苦恼,一边是含辛茹苦拉扯自己的爸妈,一边是朝夕相处并身怀六甲的媳妇。
原本简单的案件却让年轻的我陷入了一个困境。判决很容易,案结事了却很难。“家人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这起案件一定有调解的余地,我心里这样想着,并坚定着自己的信念。
当天9时,开庭时间到了。年过花甲的老张夫妇依偎着走进法庭。而作为被告儿子的小张搀扶着肚子高高隆起的媳妇,也步履蹒跚地进入法庭。四人坐下面无表情、对望无语。
我按程序询问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案情及相互关系,原告老张和老伴一方情绪激动,直斥被告儿子小张和儿媳小翠不守孝道,声称断绝父子关系。儿子儿媳不甘示弱,双方怒目相对,继而唇枪舌剑,法庭现场一度难以控制。
看到这种情况,我和陪审员当即决定,不再继续开庭。我用耐心与真诚,引导双方要念及亲情、孝心,相互理解、包容,劝导双方尽量和解。经过我的劝说,双方的情绪都稳定了许多。凭借我多年的审判和调解经验,接下来只要稍做努力就能挽回这个即将破碎的家庭。
突然,我的手机震动“响”起,而且一遍又一遍地“爆”响。因为不是正式开庭,我只好接起电话,话筒里传来急促的声音让我的脸色骤然变得苍白,我顿时眼泪充满了整个眼眶。挂断电话,片刻之后,我用略微颤抖的声音宣布继续调解。
调解继续进行,看着双方当事人还是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我苦口婆心地为当事人解释法律、辨析情理。几个小时后,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儿子小张和儿媳小翠同意搬出父母家,同时表示“分居”之后仍然会对二老尽孝。
当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下名字时,我急忙交代书记员处理好后续工作,就再也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夺步出门并失声痛哭起来。就在刚才,婆婆打来电话:公公因突发心脏病送往医院进行急救,却最终医治无效去世了……
32岁的我,当法官近7年,和公婆有着和谐美满的生活。公公是一位退休干部,平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我们一大家人的“总后勤部长”。我们家庭幸福的法宝就是,公婆爱儿媳如亲生女,身为儿媳的我时刻拿公婆的事当自己亲生父母的事来办。如今勤劳而善良的公公猝然走了,我怎不心如刀绞,泪如雨下。
事后书记员小刘告诉我:当我流着泪匆匆走出法庭,他们得知我家庭的变故时,在场的一家四口都愣住了。
事后,老张告诉我:“那天刚刚还在不依不饶对簿公堂的我们老两口,还有我们的儿子、儿媳,同时被您一位女法官强抑悲伤、忘我工作的品格和职业魅力所折服,也让我们陷入羞愧中。”家事遇上家事,亲情感染亲情。就这样,四双手在法庭上又紧紧地、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一周后,已达成调解协议的老张两口到法庭上办理了撤诉手续,一家人共同生活和好如初。
一场司空见惯的家事冲突,一次突如其来的人生变故,一起偶然而至的心灵共鸣,亲情是金,让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