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起全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

31.10.2014  11:53

  “现在来医院看病可真舒心。哪像早几年,一住院就老催你交钱。”10月30日,记者在郏县中医院见到程大爷时,已经住院半个月的他对医院的服务表示满意,尤其是“先住院、后付费”的模式,让他切身体会到医改带来的便利。

  2012年,包括郏县在内的我省40个县(市)先行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经过两年的探索,取得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我省将于今年11月1日起,在全省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让更多的群众早日实现方便、省钱、放心、舒心就医。

  “40个县(市)的试点工作,为我省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积累了丰富经验。”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各试点县(市)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改革补偿机制为切入点,推动县域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使医院收入结构得到优化,医务人员积极性得到调动,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为切实履行政府办医责任,各地利用中央和省支持资金,加大政府投入,着力保障县级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离退休人员费用等6项政府投入。

  试点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对试点医院因药品零差率销售减少的合理收入的20%,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予以补偿,80%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调整后的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按规定纳入医保(新农合)支付范围,不增加群众负担。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普遍推行总额预付制度,按病种付费覆盖所有县级公立医院,病种数量达到98个。严格控制费用指标,要求县级医院次均住院费用增长幅度不得超过8%,目录外药品和诊疗项目费用所占比例不得超过5%。

  此外,试点县(市)在规范药品采购供应、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位试点县卫生部门负责同志表示,通过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县域医疗保障水平得到持续提升,取得了“三升三降”的良好效果:门诊和住院人次提升,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提升,群众对医疗服务满意率提升;药品价格下降,县外转诊率下降,群众看病就医的平均负担下降。(记者 王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