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师生员工热议“两会”教育话题

10.03.2015  22:12

      3月3日和5日,备受关注的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和全国人大第十二届三次会议相继在北京开幕。自“两会”召开以来,全校师生员工积极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微博、手机等媒体,收听、收看“两会”盛况,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座谈会、形势政策课等形式,认真学习“两会”精神,并围绕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两会”中的教育话题更是引起了全校师生员工的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主线突出、实事求是、情系民生,令人十分振奋、充满信心。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中国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亟待解决,教育改革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一个谋“”的时代,改革已经在路上,“两会”的召开将让中国教育变得更加美好。
      辅导员、两课教师们纷纷表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下,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的迅速变化、信息的海量化,让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要注重知行统一,注重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要把立德树人与专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德育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相信“两会”形成的共识,将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注入新的力量,带来新的气象。
      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通过对口支援等方式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继续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深化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改革、高等院校综合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关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面的举措,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应进一步加快形成结构合理、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努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学院研究生梁夏夏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教育的内容颇多,但印象最深刻的是继续促进教育公平的话题。报告中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大幅上调”“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让人们看到了“不让一个人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和人人接受良好教育的美好希望和愿景。
      文法学院大四学生郭迪珍对就业问题特别关心。她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这使得即将踏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更加有信心了。希望  “两会”之后政府在保障就业上有更大作为。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尤建国关注到了今年“两会”的节俭之风。他说,“节俭办两会”的理念今年打造出“升级版”,诸葛亮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大家都应为这种“节俭风”点赞,希望节俭务实的“两会”新风能够吹遍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大家纷纷表示,将努力把“两会”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