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全家福》编剧姚金成:戏剧创作要破除脸谱化

12.02.2015  16:52

随着大型廉政豫剧《全家福》在全省巡演的深入,社会反响也越来越热烈,各种评价不断汇聚到我省著名剧作家、该剧编剧姚金成这里,使他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更新的认识。2月11日,跟随《全家福》巡演归来的姚金成对记者说:“戏剧创作中,不仅正面人物要破除概念化思维模式,所谓的反面人物也应该克服脸谱化的窠臼。

姚金成说:“《全家福》比我以往的任何一部作品引起的反响都大”。究其原因,他总结出了“三不”:一是该剧与戏剧界常见的以塑造一号人物为中心组织矛盾冲突不一样,二是与说教式作品不一样,三是塑造反面人物角色的方式不一样。

其实,很多观众对《全家福》的看法也是如此。该剧没有将主要着力点放在廉政干部上,也没有围绕男主角韩英杰展开剧情,而是把韩英杰女儿韩琳琳作为叙述人,讲述了贪腐对一家两代人造成的毁灭性打击。再加上剧中主要情节特别接地气,比如姐姐牺牲自己前途成就弟弟学业、以求改变家庭命运的故事,很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干部感同身受,引起了基层干部的强烈共鸣。“这些令人感动的故事凸显了贪腐犯罪的代价是多么惨痛,更有触目惊心的感觉。”姚金成说。

除了这些创作技巧上的新收获,姚金成说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创作理念上的。他说,不应该固定一种结构模式来规范所有戏剧作品,更不能以概念化、脸谱化的模式来创作戏剧人物,应该努力回归普通人性的起点,然后在特定的人生处境中表现他精神挣扎、攀登的过程。姚金成举例说,在创作《村官李天成》、《焦裕禄》时,他努力破除“高大全”、“概念化”的模式,得到了专家和戏迷的一致认可。但是,戏剧创作在刻画所谓的反面人物时普遍存在概念化、模式化、脸谱化的理念。其实,人性是复杂的、矛盾的,一个犯了贪腐罪行的官员,不能排除他是慈父、孝子,他常常是我们身边朝夕相处、非常熟悉的一员,只有这样,他的蜕变、落马、堕入深渊才会那么触目惊心,令人灵魂难安,才更能引起我们的心灵震动和警醒,得到更深刻、更触及灵魂的感悟。

全家福》的巡演还未停止,而且要求加演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还有可能出省演出。对此,姚金成特别高兴。他说:“作为剧作家,作品受到观众欢迎令人欣慰;作为一名普通百姓,党和政府对腐败的零容忍以及大刀阔斧的改革更令人拍手称快。这是个伟大的时代,我们需要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