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消除现代农业发展的“六大软肋”

24.05.2016  23:58
      核心提示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业生产者发展农业”,这是我国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

        求。如果将之进一步归纳和概括,就可以引申出发展现代农业的几个必备条件:相对丰富的资源条件;高素质的劳动力;资金的集约型投入;完善的政策导向;完备的基础设施;强劲的科技支撑等。再对照这些必备条件进行透视,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还存在“六大软肋”,必须尽快全力消除。

        1、  “软肋”之一

        相对丰富的资源条件难以永续

        从相当程度上讲,现代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相对丰富的自然禀赋,尤其是耕地、水等资源,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现代化的大农业是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农业,或者说是实现了经营规模化的产业,这主要体现在耕地、水等自然资源的禀赋比较充足且能够长久持续利用上。但从耕地的基本情况看,我国就存在着“耕地谁来护”或“‘红线’谁来守”的问题。即我国确保粮食安全的耕地靠谁来保护,或我国确立的18亿亩的耕地“红线”靠谁来守住。为了杜绝滥占耕地、避免相关的后遗症,我国强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可问题是,在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较效益差距很大,中央确保耕地“红线”决心与地方经营土地决心差距很大,农业生产者增收期望与政府确保粮食安全期望差距很大等大背景下,究竟依靠谁来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被突破?终极责任在谁?今后怎样形成合力?这是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应对方略

        依法界定耕地保护中各级政府的权责利

        鉴于耕地保护已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有必要具体界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耕地保护中的权责利。比如,为了实现“两个最严格制度”的目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各自的权利是什么,职责又是什么,都要分别有一个十分清晰的界定,并严格遵照执行,真正使严格贯彻落实“两个最严格制度”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补偿,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对耕地保护“上边热、下边冷”的不利局面。

        2  、“软肋”之二

        高素质的劳动力难以拥有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培养造就和切实拥有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业生产者,高素质的劳动力是现代农业发展之“魂”。这主要体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业生产者都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上。但从“一线农业生产者”——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实际情况看,就存在着“农田谁来种”或“农业谁来兴”的问题。因为当前绝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尤其是经过培训教育的“知识性农业生产者”差不多都转移到了城市,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绝大多数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这些人的科技文化素质、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尽管各地采取多种措施对“一线农业生产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培训,但与中央所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有不小的差距。从长远来看,如果目前的“一线农业生产者”“扶不起来”,返乡务农者又“引不回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稳固、不牢靠,发展现代农业将会成为一句空谈。

        应对方略

        尽快夯实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培育

        鉴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夯实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必由之路,就要认识到其明显的社会公益性,把这一工作放到战略高度;自上而下地统筹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有组织保障、有培训计划、有典型示范和引导;继续出台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教育培训政策,壮大职业教育和农业生产者培训规模和水平;切实组织实施好各项农业生产者培训工程,在界定各级、各部门的权利、责任、义务的基础上做到上下“一盘棋”地整体联动;连续不断地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并适时设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金”;强力实施“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必备的人力资本。

        3、  “软肋”之三

        资金的集约型投入难以确保

        现代农业是资金密集型农业,也是技术密集型农业,资金、技术的密集型投入是现代农业发展之“神”,只有实现了资金、技术的集约型投入,才能通过高投入获得高产出。现代农业是实现了投入集约化的产业,这主要体现在较高的农业生产经营性投入上。但从资金投入的情况看,我国就存在着“资金谁来投”或“‘鲜血’谁来输”的问题。因为从总体情况看,目前农村企业、乡镇干部、农村资金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离农现象”。就农村企业来说,即使是一些农副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的联系也不是十分紧密,且在不断减弱支农力度,有的甚至成了坑农、害农的环境污染者。就乡镇干部来说,总觉得当地农业生产者不愁吃穿农业就“过关”了,总是把眼光盯在“农外”,大多在考虑把有限的资金投在非农产业。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投向越来越“离谱”,甚至成了将农村资金大量转移到城市和工业、商业的“抽水机”。而真正愿意投资于广大农民以及新发展起来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生产者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很少。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的资金到底从哪里来,又怎样做到把有限的资金使用好,是应该重视的问题。

        应对方略

        不断强化政府强农支农的导向责任

        鉴于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是必须的,可设立规模可观的农业基础建设专项资金,破解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节水灌溉、土地整理、土壤改良、生态建设等多方面的筹资难瓶颈;设法扭转设在农村的金融机构正在成为农村资金“抽水机”的不利局面,规定和鼓励设在农村的金融机构对“三农”加强信贷投放力度;推行农村“贷款证”制度和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加大小额信贷的支农力度;通过明晰产权、能人示范、政府引导、村规民约等方式激发农业生产者的投入积极性,建立多元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投入保障机制。

        4、“软肋”之四

        完善的政策导向难以兑现

        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政策的影响和作用最大,也最明显。完善的政策导向是现代农业发展之“根”,只有源源不断地供给完善的政策导向,才能使现代农业发展有据可依,才能使“三农”的权益得到保障,才能使农业生产者吃上“定心丸”。或者说,现代农业是实现了“利农化”的产业,这主要体现在建立起了较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和惠农增收政策体系上。但从惠农增收的最终体现——人均纯收入情况看,就存在着“利润谁来给”或“盈余谁来保”的问题。即农业生产者发展现代农业时应该得到的利润谁来给予,或农业生产者发展现代农业时应该享有的盈余谁来保障。因为在中央、地方和农业生产者之间,其利益取向截然不同,“不同心”。以粮食生产为例,中央的着力点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地方的着力点不仅包括粮食安全还包括地方利益,农业生产者的着力点则纯粹在经济利益上。中央、地方以及农业生产者各自的着力点不统一,难以形成生产和发展“合力”。近两年粮食价格持续低迷,粮食生产者收入减少,就是例证。严峻的现实再一次提醒,怎样按照协调发展理念有效地协调好中央、地方及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关切,应该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应对方略

        拓展农业生产者增收的途径

        鉴于促进农业生产者增收的刚性需求,可通过探索农资直补模式,建立“农资绿色通道”,健全“农资超市”网络等办法,促进农资企业和农户降低成本;引导和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及农业产业集群,使农业生产者增收有产业支撑;在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同时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广泛开辟农业生产者增收致富新渠道。同时,农内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着手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农外千方百计地抓增收重点、抓产业综合、抓产业链延伸、抓附加值增加。

        5、“软肋”之五

        完备的基础设施难以夯实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发展之“本”,只有强力巩固和完善基础设施,才能为现代农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从农业基础设施的“核心要件”——农田水利设施情况看,就存在着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的职责谁来承担,或谁有能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问题。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近些年来,我国遭受的水灾、旱灾等特大自然灾害,不仅给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也直接影响到了粮食安全。全国范围内出现这种状况,充分地暴露出了从整体上看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是很强,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还不是很适应等诸多问题。如果农田水利设施长期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做不到排灌畅通、旱涝保收,势必会拖现代农业发展的后腿。

        应对方略

        持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早在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我国就提出了“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明确目标要求。其中,除了要求搞好“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等“软环境”建设之外,还特别提出要“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包括“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等“硬环境”建设。也只有上述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搞扎实了,农业才能增强抗风险能力,才能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尤其是,“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还包括“继续加强生态建设”,必须通过巩固生态优化模式体系、强化生态工程建设体系、创新土地开发管理体系等“三大支撑”,促使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发展相适应,并逐步纳入环境无害化和生态合理化的轨道。

        6、  “软肋”之六

        强劲的科技支撑难以架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多项针对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的国家级计划,也取得了成效。但如何做到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同步提高,这将是我国农业科技今后必须直视和解决的问题。或者说,现代农业是全面实现了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产业,这主要体现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全面升级上。但从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环节——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实际情况看,就存在科技不能顺利到达田间地头的问题。目前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确有不少方面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这突出表现基层农技服务推广体系普遍存在着专业人员少、素质不高、体制不健全、保障不力等问题。只有扎扎实实地解决好农业科技推广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才能为现代农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应对方略

        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之“新型”,除了包括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服务实体之外,还包括运行新机制,即“两条腿走路”,而且“两条腿都要硬”。一方面,“官办”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等公益性服务组织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就必须针对目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利局面,强力实施“两个两手抓”:一手抓机构稳定,一手抓机制创新,稳定和创新并行;一手抓当前建设,一手抓长远发展,当前和长远并重。做好职能定位、机构设置、管理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另一方面,农业科技服务公司等经营性服务组织,也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不可或缺力量,就必须针对经营性服务组织时常遭遇“脸难看”、“事难办”等情况,强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一边抓申请项目、办理各种证件(明)、进行年检或项目验收等手续的彻底简化,甚至通过综合性服务大厅“一厅全过”;一边抓税收、用地、用电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的优惠,使经营性服务组织在稳定和服务中促发展,同时也在发展中促稳定和服务。
      (李铜山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