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鸿辛:共产党人的一面旗帜
党鸿辛院士,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共产党员,一位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他,就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上面写着: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他用赤诚赢得“两弹一星”功勋的称号
先生于1929年6月15日出生于广西北流县,1950年考入华南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建国初期,由于国家急需人才,先生于1953年9月提前一年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工作(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苏关系紧张后,苏方不再为我国提供火车机车上使用的润滑剂。在这种情况下,1957年,国家下达了研制过热汽缸油的任务。先生从头到尾参与了行车试验,并执笔撰写了试验报告。
1958年9月,执行该任务一年后的党先生服从国家的安排,随润滑实验室迁往兰州,从1960年开始,一直进行固体润滑的研究工作。在40多年的科研历程中,从“金属表面处理对固体润滑剂的润滑作用影响”开始,从未间断过在科学技术上的不懈探索:从液氢液氧的超低温,到1000摄氏度的高温;从失重的空间润滑到极压润滑;从陆地到深海,他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
1962年,党先生参加了第二项国家任务的研究工作,研究解决发动机滑动轴承的润滑问题。这项重要工作一开始就被安排得非常有条理,分两条技术路线进行:一条是有机干膜,由1952年回国的留美专家,当时已享誉国内外的先生挂帅,配备重要技术力量,作为主攻路线;另一条是无机干膜,党先生是参与者。工作开展半年后,党先生坚持认为,军工任务首要的是安全性,不能使用任何有机材料,应当使用无机干膜润滑剂,包括台架试验,以防止爆炸。由于意见不同,在学术委员会上,年轻的他据理力争,敢于向权威质疑。实践证明,有机干膜润滑剂的确是有引起爆炸的可能,直至台架试验发生爆炸而告终。反复实践后最终确定了以无机干膜润滑剂为主攻路线。在研制过程中,党先生还改变了粘结剂的主要成分,使干膜的耐磨寿命大幅度提高。党先生经常以此例教育我们,在确定任何一个方案时,要广泛征求意见,取众人之长,要多动脑筋,形成自己的思想,要坚持真理,不惧权威。
自1987年中国科学院正式批准成立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起,党先生一直担任该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与室主任一道领导该实验室,把握摩擦学已从传统的力学、机械学的研究转向摩擦化学与物理研究的发展趋势,选定摩擦表面的化学与物理影响、纳米摩擦学等属国际前沿并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方向为主要的研究方向。他主持的“331工程超低温高速齿轮润滑材料”的研究,经多次的成功发射实践表明,该润滑膜功能稳定,技术可靠,解决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氢氧火箭发动机的一个关键问题,荣获1985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88年国家发明三等奖。
受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的委托,党先生还承担了“109工程”和“直九工程”,分别解决控制鱼雷进攻方向和运行姿态的舵机涡轮涡杆组件的润滑问题,以及六种“直九”飞机配套润滑材料的国产化问题。这几种材料都是型号建设中无法替代的重要材料。由于使用工况极其苛刻,对所研制材料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党先生作为项目负责人,组织指导并参加了具体的研究和实验工作,所研制材料的性能全部达到并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该项目获得了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党先生参加的“长三甲低温氢气气动机SB复合叶片材料”,获得了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他所负责的8号工程用二种固体润滑膜的研制,也是国防军工高技术领域的配套项目。鉴于长期在国防高科技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先生于1988年获国防科工委“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称号。
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党先生为祖国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本人先后在国内外累计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5部,申请专利16项,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家发明奖三等奖2项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共26项,其中绝大部分工作他都是作为项目负责人或课题骨干。据原人大常委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教授事后介绍,在1997年院士评审中,国防科工委专家们一致表示,没有党先生的贡献,我们的卫星就上不了天!鉴于在我国“两弹一星”研制中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1999年9月18日,党先生受邀赴北京参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并受到了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和表彰。
他用忠诚展示一位共产党员优良的作风
党先生196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时时刻刻地用忠诚展示着一位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他对党、对祖国始终忠贞不渝,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以古稀之年、带病之身,坚守在科研、教学第一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报效祖国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时时处处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忠诚于党的科学事业,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
在国家决定研制人造通讯卫星时,党先生和同事们接到了寻找特种润滑材料这样一个艰巨的研究任务。“那完全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 但是他想:党培养了自己这么多年,关键时刻,需要自己去奋斗。经过10年的时间,党先生和同事们最终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固体润滑膜,解决了卫星发射的关键问题。回顾那一段难忘的岁月,在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没有设备,大家就用旧机床进行改造;没有材料,大家就用废品改制。无数科研人员在极其简陋的环境中,冒着生命危险,经过无数次试验,制造了中国的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党先生就是其中最忠诚、最坚定的一员。
对党的忠诚,不仅仅体现在工作当中,还体现在生活当中。在河南大学,很多人都会在东门碰到一个皓首老者,神态安详自然,臂间挽着一个布袋子,一路走过,沉稳而适然,与身边疾驶而过的车流和喧哗躁动的青年学生形成东门特有的一道风景线。很多人在看过他的照片知道是他后,都会感到无比震惊:这样一位为国家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专家,一位为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付出了无数心血的院士,居然是如此朴实,如此平易近人。
党先生来到河南大学工作之后,学校考虑到他年事已高,给他配了一辆轿车,而他却很少使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步行上下班的老人。不管是晴天、阴天、刮风、下雨,他都坚持步行,决不用车。2003年春节过后,先生从兰州返回开封到郑州下车。不巧的是,天降大雾,高速路关闭。又由于手机临时欠费停机,无法和他取得联系,等接他的人走郑汴路赶到郑州火车站时,先生和夫人在凛冽的寒风中站在车站门口一步未离等了近两个小时。当向他说明迟到的原因时,他笑了笑,只说了两个字:“上车”。先生这种博大的胸怀,爱别人胜过爱自己的作风值得我们尊敬。
先生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党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他声名远播却淡泊名利,成就辉煌却甘于寂寞。在他看来,院士是荣誉,更是责任;如果把这个头衔当成光环,那就成了自己的紧箍咒。但对自己几十年的党龄,他则十分珍重,引以为荣。他常说:“我是老党员了,更要发挥模范作用,党龄越长,越要讲党性。”他坚持认为:“我党鸿辛首先是共产党员,然后才是院士,不论干什么事,都要像个党员样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岗位上都应该身先士卒,争做先锋和表率,努力把党组织的先进性和战斗力表现出来,在这一点上,先生堪称楷模。
他用真诚表现一位知识分子崇高的风范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是很多人对先生的评价。而更让人称道的是,他放弃了高薪,选择了河南,选择了一个地方高等院校。先生于1998年来到了河南大学,并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了特种功能材料实验室的发展和建设上,为实验室的学科发展、学位点建设、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动情地说:“多年来,我想得最多的就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河南大学的领导很热情,重视人才,在这有我的事业,特别在润滑学科,好多都是我的学生,他们很有前途,除了想帮他们一下外,我也想在古稀之年再干一番事业。”为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变为实际产品,它主张承建工程中心。在他的思想感召下,实验室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2003年争取到了承建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任务,先生亲自任主任。对工程中心的建设,他除了听取汇报外,还数次到济源中试基地检查工作。2004年2月27日上午,先生就是在听取工程中心工作汇报时突发心前区疼痛、胸闷,急诊入住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住院期间,他还时刻关心着工程中心的建设工作, 8月份病情刚稳定,他就坚持到济源察看工地建设情况;在他病危期间,他想得最多、谈得最多的仍是工程中心问题,技术产业化问题。他用真诚回报了大家的热情,表现出一位老知识分子崇高的风范。
熟悉他的同事和学生都知道,党鸿辛同志治学十分严谨。他长期担任《摩擦学学报》主编,为了保证刊物质量,他总是认真检查每一篇文章,然后提出相应的意见;在河南大学工作后,他都坚持要求编辑部把文稿给他寄来,勘误判谬,绝对不掉以轻心,然后再寄回编辑部。在平常工作中,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实验报告,他总是精益求精,不允许有任何纰漏;两个数据可以证实的实验,他会要求采集更多的数据。不论是博士论文还是硕士论文,他都要一遍又一遍地认真审阅,连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也要亲自改正。引文而不加标注,他会指出这违背了学术规范。有一次他发现一个学生论文中的一篇参考文献引用不太准确,他就跟那个博士生一起仔细查阅了相关的十几篇文献,最终确定正确的那篇文献。2004年在郑州住院期间,他收到了兰州化物所寄来的十项开放课题让他评审,由于当时病情较重,都劝他把材料寄回算了,但他执意不肯,硬是拖着重病之躯,让儿子一字一句念着把它评完,先生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忘我的工作精神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动,更表现出一位老知识分子崇高的风范。
一位硕士生在追思文章中如此写到,后来接触多了,我才发现,党老师虽然过去有着骄人的成绩,但是他从不炫耀,穿着打扮永远都只能以一个词来形容:朴实。更让人记忆犹新的是他的脸上似乎永远都洋溢着和蔼可亲慈祥的笑容,我们戏称:弥勒佛在世。党先生对学生一直爱护有加,实验室刚成立时,他看到学生生活困难,过年时坚持要拿出自己的津贴来为学生发补贴。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他很严谨,干什么都一丝不苟,这在我请他为我修改一篇文章时,当我看到那圈满画满的论文时体会的十分深刻。
自到河南大学工作以来,先生就把实验室当成了自己的家。为了加快实验室的发展,先生提议参考科研单位的作息制度,结合我们学校的情况,实验室每周只休息星期天,暑假三周、寒假两周假期,该制度一直延用至今,先生也从不例外。大家考虑他年事已高,身体又不是很好,劝他在刮风下雨、天气变化时,在家办公,但他说在办公室办公安静,婉言谢绝大家的好意。每逢外出,即使晚上回来的再晚,第二天早上他也必定准时上班;上午回来,下午上班;特别是2004年11月病重期间,上午打针下午上班,下午打针上午上班,有时从一楼到三楼要休息三次,但他仍然坚持着。对年轻教师及学生,他都是尽力扶持提携。他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生数十名。他不但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更不忘教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言传身教,厚德载物,为人师表。大家从他身上感受并学到了敬业乐业、刻苦耐劳、不断进取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先生更是和蔼的长者,他对每一个学生的培养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总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的培养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和不足:对学生中理论见长,而实验技能不足者,先生往往会安排他做以实验为主的课题,以提高实验技能;对学生实验技能较好,而理论基础欠佳,先生就会安排他做偏理论研究的课题,以提高理论水平。他对学生们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会感到由衷的高兴。2004年5月的一天,得知实验室赵彦保博士的论文被J.Am.Chem.Soc.(美国化学会志)接受后,先生非常高兴,笑着对大家说实验室大有希望,年轻人成长起来了,实验室就成长起来了。
就是这样一位对科学研究无限执著,对教育事业无限投入的泰斗,在生活中却一贯主张俭朴节约。他从不在意物质生活,生活标准出乎意料地低,他认为:有床睡,有饭吃,有衣穿就行了。他经常提着一个布袋子,不知道使用了多少年,原本是红色的袋子已经变成暗红色,可他总舍不得丢掉。2004年初夏,刚刚做完心脏手术的他非要去郑州探望因病住院的实验室一位年轻老师。返回的路上,他的学生给他开玩笑说现在全国各地都高薪聘请院士,您也去试试吧!改善一下生活条件,老先生轻轻地说:“我哪儿也不去,就在这儿,这儿挺好!”
在先生的领导下,实验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98年实验室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001年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实验室;2003年初批准组建河南省纳米科技工程研究中心;2003年以党先生为主要学术牵头人申请的凝聚态物理及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博士点双双获批,同年,实验室被批准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4年凝聚态物理及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双双被评为省重点学科,为实验室更快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先生是一面旗帜,指引着实验室前进的方向、鼓舞着实验室全体师生奋发向上的勇气;先生是一棵大树,为我们挡风、遮雨。先生是一座大山,是实验室永远的依靠。先生虽然去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将永存,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发向前。我们将以先生为榜样,在他的精神鼓舞下,努力奋斗,完成他未尽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