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一份盒饭150元 郑州已试水航展将常态化

14.11.2014  10:04
珠海航展上的精彩画面,也许未来不出河南就能欣赏到了。

  核心提示|已连续举办10届的航空展,就像是一台驱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发动机,让珠海这座一度落寞的经济特区城市,变得充满活力。相比于此,已将航空产业定位为未来新兴支柱产业的河南,能否秉持“拿来主义”,举办航展,发展产业链条呢?       

  坊间争议之下,大河报记者追访获悉,继今年试水航空嘉年华之后,郑州通航试验区明年仍将举办航展,并使之常态化。也许,三五年内,河南人不出地界,就能欣赏到媲美珠海航展的精彩画面。

  □本报特派记者 李岩 文 平伟 摄影

   观察航展成城市靓丽名片,珠海名利双收

  说起正在举办的珠海航展,很多现场观众都会感觉新潮、刺激、热闹。这些关键词,也成就了珠海航展的火爆——

  一瓶矿泉水5元,一小瓶可乐10元,不买没的喝;一份一素一荤的大米盒饭,就要150元,不买没的吃;周边很普通的快捷酒店标间客房,每天房价接近千元,一房难求;公交车挤不上,出租车打不着,黑车扎堆,动辄上百元;一张特邀专业观众申请书,原本仅需150元即可办多次入场证,被黄牛炒到500元,还一书难求……

  这些外地人倍感诧异、本地人见怪不怪的生意经,只是因航展而生的插曲。

  展会的消费对象——包括全球41个国家的700多家参展商在内的超过5万名参展、观展人士蜂拥而来,更是带来了真金白银,哗哗地流进了当地人的钱袋里,让珠海坐拥东道主之利。

  空前的规模和人潮,以及唯一的国字号航展举办地,实实在在地展示了珠海这座海滨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强大吸引力。遍布珠海城区的航展海报、国内外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全球人潮的口口相传,更是大大提高了珠海的知名度。

  看中了航展的商机,包括郑州模特协会在内的不少外地机构还带领大批人员赶场,争做航模、礼宾等服务业务,大把捞金。

  按照珠海官方公布的数字,从1996年举办首届航展以来,这座原本没有产业基础的城市,如今仅航空航天产业,每年就产生超过百亿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形成了产业园区,上升为地方支柱产业。

   国内航空城扎堆出现航展成“香饽饽”背景

  珠海的航空航天产业园区,就在珠海三灶国际机场旁,距珠海航展中心也不超过一公里。这里坐落着包括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多家下属公司在内的一大批国内航空航天行业龙头企业,同样成为一道风景。

  在观看航展之余,包括河南不少通航公司老板在内的众多政界、业界人士,不断组团前来园区洽谈业务。

  沈阳市沈北新区人民政府、沈北航空新城管委会招商局局长陈健就是其中一位。他说,珠海航展发展至今18年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突出,吸引了全国很多省份的关注和重视,成为产业发展的楷模。

  “大家都想学珠海,搞航展,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壮大地方经济。你要知道,中航工业是4年前才入驻这里的,就是看中了珠海航展的平台,包括这里十多年来形成的产业集群优势。”陈健说。

  陈健讲,沈阳目前正在依托黎明发动机制造、中航工业626研究所、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资源,建设沈北航空城,目前,通用机场项目已经获批,明年七八月份能够建成。占地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沈北航空产业园也正在崛起。

  实际上,从2012年起步的沈北航空城,发展思路与位于郑州市上街区的郑州通航试验区并无太大区别。

  不仅是郑州和沈阳,按照中国民航大学发布的数据,国内目前上马的通航园区,总数已经超过100处,其中很多都在效仿、复制“珠海模式”,那就是试图通过航展来拉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升级。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