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富翁偷猎黑熊剥皮卖肉 买家系资产上亿地产商(图)

20.01.2015  09:38

遭剥皮分肉的黑熊

近日,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森林公安挡获一个非法狩猎、收购野生动物及制品的犯罪团伙,在13名涉案人员中,主要犯罪嫌疑人李成章曾是身家上千万的矿老板,而买家何建凌更是绵阳市资产上亿的地产商。

猎黑熊

两声枪响击倒黑熊

“今天出去耍不?”2014年10月17日早上,李成章给白孝凡等4个好友发了短信。他们的“耍”可不一般,而是去青川县青溪镇偷猎。没过多久,李成章便开着越野车到了青溪镇落衣沟村寺沟,而在车子后备箱里还藏有一支单管猎枪。

上午11点多,五个人都到齐了,开始分头行动。5人各守一个猎物必经的叉口,凭着经验来寻找猎物的踪影。不过,当天似乎“运气不佳”,直到下午5点,“猎人们”仍是一无所获。

“当时已经有点放弃了,但突然我听到一声枪响,没过一会儿又听到第二声,”李成章赶紧循着枪声找到了好友白孝凡,此时不远处一头受了伤的黑熊正用爪子掰开树枝,接着滚下了山。

黑熊被剥皮分肉

“白孝凡后来交代,说他看到山崖边上有头黑熊,就开了一枪。黑熊吃痛,从山上滚下来摔死了。”据办案民警介绍,李成章一行人顺着熊滚落的痕迹,找到了已经死亡的黑熊尸体。得到这份“意外惊喜”后,5人将黑熊剥皮,挂在了树上,准备第二天再运下山。“处理完黑熊大概已经7点了,没时间运下去了。”

第二天早上,李成章等人摸黑上了山,把黑熊尸体剥皮、削肉分成5块,又一路将黑熊拖下山,送往绵阳买主处。但这些“猎人们”没想到,自以为天衣无缝,却已进入了青川县森林公安的侦查视线。

13名涉案人落网

11月5日下午4点,青川县森林公安在落衣沟村成功挡获了4名偷猎者。在这4名偷猎者的手机里,办案民警有了发现。

“他们(偷猎者)有自己的圈子,会在圈子里互相传消息,谁谁打了一个什么。我们就是从中发现了李成章参与的那起偷猎黑熊案。”青川县森林公安局案侦大队大队长韩未告诉记者,此次“11·5”偷猎案共抓获13名涉案人员(其中11名偷猎者、2名买家),收缴枪支13支,子弹3000余发,查获猕猴头、斑羚角等野生动物制品23件。

目前,8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制品罪,被青川县森林公安局依法逮捕,另有5人取保候审。

猎熊者

矿老板 已打猎多年

17日上午,记者在青川县看守所见到了犯罪嫌疑人李成章。今年47岁的他面容憔悴,头上长满了白发。

“这几个月我脑壳都焦白了。”李成章感慨道。

李成章是南充人,20多年前来到青川。入狱前,他曾在青溪镇上一个矿场工作。他自称是“帮人看矿的”,但据民警介绍,他自己本身也承包矿场做生意。虽然李成章自称年收入十多万元,但是闲谈中他无意中说:“这几年运气不好,前前后后亏了1000多万出去了。”

在李成章的矿场背后,就是一座林产丰富的山。闲来无事时,他常常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上山“转悠转悠,‘耍’一下”。

据民警介绍,亲手猎杀黑熊的白孝凡,是青溪当地的农户,因为打猎的共同爱好,与李成章相识。而在偷猎黑熊的5人中,李成章是“经验最丰富”的一个,从事打猎活动已经有10年以上。

李成章说,“我现在肠子都悔青了,早晓得这么严重,去打那个黑熊干啥子嘛。”

房产商 花2.6万吃熊

2014年10月17日晚,李成章等人通过“熟人的熟人”,联系上了绵阳的黑熊买主何建凌(化名)。何建凌今年35岁,在绵阳从事房地产生意,据民警调查,经济实力雄厚,“家财过亿”。

10月17日晚,打到黑熊的李成章等人联系上何建凌后,双方一拍即合,以2.6万的价格成交,约定第二天交货。10月18日,李成章等5人一大早就摸上了山,一路将黑熊拖下山,随后驱车上高速公路,马不停蹄地送往绵阳。18日下午6点左右,双方在高速路绵阳收费站完成了交易。

“我们调查中发现,何建凌生平有两大爱好:爬山和打猎。”办案民警说,何建凌是一名资深的打猎爱好者,为了打猎还曾专程远赴非洲,“据我们调查,买到的黑熊应该是被煮来吃了。”

2015年1月17日下午,记者尝试联系何建凌,对方拒绝了采访要求。

新闻链接

城市猎人 有钱又有闲

记者注意到,在这起案件中,非法狩猎的参与者都是家境殷实的“土豪”。其中犯罪嫌疑人李成章曾是资产上千万的矿老板;而买家何建凌也是绵阳市某地产公司的老板,身家上亿。

近年来,海外狩猎似乎越来越受到有钱人的追捧。2014年8月,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马云赴英狩猎,一周内猎杀17只雄鹿,花费约50万港币。从事狩猎经纪人工作的王巍曾指出,参与狩猎的中国人经济条件属于中等偏上,有积极生活的欲望。

王巍说,由于国内的打猎限制较多,所以这些“猎人们”多选择到北美、非洲打猎,鹿、山狮、狼、鸟、野鸭、斑马、高角羚等均在狩猎范围。

“狩猎者可能是出于好奇、追求刺激和新鲜感,或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四川一位野生动物保护人士谢先生说,早在1984年,第一个国际狩猎场——桃山野生动物狩猎场建成后,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四川、内蒙古等省(区)也陆续建立了十余个国际狩猎场。但相比之下,国内的固定狩猎场多是人工投放,不能满足“土豪们”的狩猎需要,所以非法狩猎才难以遏制。

除了这些看似高端大气的“城市猎人”外,青溪当地还有另外一群偷猎者——当地农民。相比“土豪猎人”,这些偷猎动物出售改善生活的农户似乎更为常见。

贸然食用 野味或致病

近年来,偷猎行为屡禁不绝,除了追求刺激以外,也有很多人偷猎和非法购买保护动物,是为了“尝鲜”或者迷信野生动物传说中的各类“疗效”。对此,记者咨询了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陈云凤,她说,野生动物没有经过检疫,可能带有传染性疾病:“如果贸然食用,有可能致病,也可能存在寄生虫隐患。”

而对于有些人迷信的野生动物的“食疗”效果,陈云凤称,有些动物的某些部位和器官确实可以入药,但中医药有专门的炮制手法,如果是简单的自行处理,并不能达到所谓的“疗效”:“不仅如此,胡乱食用、泡酒还可能让人生病,建议如果真有需要,还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