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变4》:植入中国元素,做中国生意

08.07.2014  14:21

刚刚过去的周末,《变形金刚4》在中国内地的票房累计达到13.92亿元,虽距片方20亿的目标尚有差距,但已刷新《阿凡达》创造的票房纪录。可以想见的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因为不言自明的“保护月”因素,《变4》极有可能是大银幕上仅有的一部好莱坞大片。

在北美评分、票房均较上集下滑的背景下,《变4》在中国受到的热捧,无疑是对其“中国元素”的回馈,但细细看来,所谓“中国元素”其实更应该被称为“中国生意”,而且算不上是一笔双赢的生意。

1/4中国镜头,《变形金刚》图什么?

尽管迈克尔·贝在开拍之际就已澄清:“一年半之前,我就想来中国拍摄,和票房无关,和制片人无关,是我本人个人的决定。我不喜欢谈票房,只是想要一部好的电影。”然而有一个事实早已人人明了,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也成为好莱坞在美国之外最大的宣传地。

而《变4》在中国所计划的,其实不只票房而已。1905电影网是影片在中国的“协拍方”,背靠央视电影频道的资源与渠道,1905以全片约1/4投资的代价,换取了影片在中国内地的票房收益及版权,派拉蒙放弃影片在内地的票房及版权销售收入分成。取而代之的,是数十个中国品牌的植入广告收入,即便仅出现1秒钟,起步价也在百万美元以上。丢掉不知有多少的票房分成,换来一早入账的广告费用,既规避了风险,也符合好莱坞电影工业中仅三分之一收入来自票房,其余均来自商业运营的现状。

与中国资金的合作,也同时规避了创作上的风险,直白来说便是审查上的风险。1905电影网总编辑曾坦言:“以最便捷的方式通过中国的审查是派拉蒙与1905电影网合作的第一诉求。”而1905在拍摄中提供的最多意见,便是对中国元素的调整,于是也就出现了影片中众多“政治正确”的细节,如凡涉及中国之场景均悬挂中国国旗;凡同时出现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镜头,国旗比区旗面积大;又如香港遭受轰炸时,港警大喊“向中央政府求援”,中国国防部长则在北京回应“中央政府一定会全力支援香港”。

简单粗暴秀LOGO,中国元素图什么?

就在《变4》创造中国电影票房新纪录的同天,重庆武隆正式向片方提出控诉,在这次热闹非凡的中国元素植入中,武隆受了不小的一次打击。

人们说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无非是中国演员、中国场景、中国广告植入。相比以往的好莱坞电影,李冰冰此次在《变4》中的角色算是有台词、有姿色、有作用,比范冰冰、王学圻在《钢铁侠3》中的“中国特供”稍有进步,但其露面之处,仍脱不了生硬的印象。至于韩庚、赵茜之流,映前的宣传规模,与片中的露脸时间,显然不成比例。影片中的植入广告,虽然数量庞大,极其密集,但其生硬程度,比演员角色更甚。简单粗暴地秀一下LOGO,丝毫不顾剧情逻辑,与之相比,冯小刚之类简直是植入中的业界良心。

当然,谁都不如重庆武隆冤枉。《变4》在中国的第一波宣传攻势,就是影片在武隆开机,声势浩大地封锁景区、召开发布会,拍摄时就声称会有“一分半钟的镜头”。但影片上映,原定要在画面字幕中表现的“中国武隆”,据称因为美方工作人员不熟悉中文,成了香港大战中,某个镜头上的“青龙”二字。

另外,据海外观众反馈,虽然影片中中国品牌植入广告众多,但因为欧美观众不认识中国字,这些广告几乎无人认识,更谈不上有什么反应。闹了一大圈,百万美元的广告费仍只是做给国人自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