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召开“群会议” 为“习大大”点赞

23.10.2015  11:09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党组、省教育厅党组和校党委号召,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教师节重要回信和讲话精神,10月22日上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将《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全文)》转发到全院教师手机上,并组织老师们通过飞信群、微信群在线交流、畅谈学习体会。       学院党委书记董庸昌: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可谓谆谆教诲,殷殷期望,字字珠玑,句句感人,是对人民教师最好的礼赞,是对教育事业最大的期许。复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人民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老师们牢记使命,不忘初衷,立德树人,身体力行,争当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努力做让党放心、人民满意、学生喜爱的好教师。       学院党委副书记钟月双:看着一颗颗或风雨飘摇或平淡无奇的幼苗在我们的注视、珍爱和呵护下能发育成长得有模有样、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真不知该如何来激动,如何来欢呼,如何来庆贺。这种体验,赋予教师职业生涯的最大价值和满足,无出其右。       院长助理傅洪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培计划教师的回信”,感触颇多,国家高度重视贫困地区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要更加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为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 计算机工程系主任赵玉娟:通过这次学习,更加深刻地体会了教师责任的重大。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意味着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之才,这是我们毕生的追求和事业。       计算中心主任肖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只有执着教育,才能辛勤传道;只有渴望知识,方可通达解惑;只有关爱学生,得以全力授业。这是我们所以为师的基本要求。对于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地区的老师,除了同样关注、关爱、援助贫苦地区的教育以外,还应该对本地区的精神贫困提供精神扶贫的帮助。通过教书,实现育人。打破穷而志短、富而志偏的发展怪圈,真正实现总书记的培养德智美体全面发展有用之才的教育期望。       物联网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张瑞: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坚定了我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我愿成为托起学生们带着梦想飞翔的风,承载他们乘风破浪的水,为他们的人生出彩增光添彩。我将一如既往做一片生机勃勃的绿叶,吸收知识的养分,在教育的路上不断探索、奋进,每时每刻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准备着。我将永远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教师程立: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人生,相信不少人因为遇到好老师,人生轨迹发生巨大改变。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深知肩上所担负的那一份责任感与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让我更加明晰好老师的标准,要坚定信念加强师德修养,提高学科专业素养,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教师苏小玲:看到“扶贫必扶智”这句话觉得特别好,希望国家能更关注农村的教育环境,更关注农村的学龄儿童,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的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希望国家的教育政策能让更多孩子受益。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让我们深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光荣和自豪,深感立德树人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畅谈学习体会,老师们找准了努力的方向,纷纷表示要更加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争做新时期“四有”好老师。(信息学院 撰稿:张建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