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推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涉九大领域 网友说:信息公开让百姓看明白得实惠

18.08.2015  19:02

   话题背景

  政府部门有什么职能?财政资金花到了哪些地方?今后,老百姓将看得更加明白。8月12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各级政府要在相关网站和场所,及时公开行政权力清单以及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公共服务、国有企业、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等九个重点领域的信息,引发网友关注。信息公开如何规范政府行政?百姓将从中获得哪些实惠?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网聚观点

  公开权力清单提升政府公信力

  《通知》指出,各级政府部门对承担的行政审批事项,均要在同级政府网站、办事场所发布服务指南。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外,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进展、结果等信息均应第一时间主动公开。省级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清单、权力清单要于2015年9月底前集中公开。

  大河网网友“外婆家的铜锣湾”:不少人说跟政府打交道难,办事儿难,其实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政府的好多信息公开不够,甚至不公开。很多本来严谨、合理的要求,因此在群众眼里变成了刻意刁难。现在互联网这么方便,如果把办事儿需要准备的材料提前在官方网站公布,政策一目了然,办事自然更容易。

  @ac918:政府的行为要面对更多眼睛,对于老百姓来说绝对是件好事,对政府自身也是大有裨益。信息公开了,所有行政行为都晒在阳光底下,群众猜疑才会减少,政府公信力也就提高了。

   百姓办事今后明白得实惠

  《通知》指出,各级建设部门要及时公开本地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特别是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信息、保障性住房分配信息,按年度公开住房公积金管理运行情况;国土部门要及时公开土地供应信息;人社部门每年要公开各项社会保险参保情况、待遇支付情况、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等信息;民政部门每半年要对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信息集中公开;各类医疗机构要全面公开医疗服务、价格、收费等信息;教育部门要及时公开招生政策、录取结果等信息。

  大河网网友“聪明的鸭子”:作为一个“郑漂族”,生活上要操心的事儿真不少。申请公租房,孩子上学想“划片”进好学校,爸爸生病要在老家报销新农合,总想着托关系去办。未来这些信息全部公开透明,咱不管干啥都不用走后门了。

  @小李子: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房子拆迁如何补偿,这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在这次的通知里都有所提及。看得出河南这次是要狠下决心,让老百姓对政府干了什么看清楚、看明白。唯有如此,我们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

   政府花钱不能再任性了

  《通知》指出,推进财政资金信息公开,财政预决算信息、“三公”经费信息、政府采购信息一个都不能少。此外,推进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各级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部门组织所出资国有企业每年通过网站公开主要财务指标、整体运行情况、业绩考核结果等信息,及时公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改革重组、负责人职务变动及公开招聘等信息。

  大河网网友“老辛”:政府信息公开的几个领域包括了行政制约、行政效率、反腐、民生等方面。这次省政府的行动,非常符合社会的期待。

  大河网网友“禹州风华正茂”:政府到底都管什么、如何管,财政资金用在哪、怎么用,河南这次要向社会“亮家底”了。关键是要能够切实地落实下去。

   记者连线

  信息公开要以实效取信于民

  “我们希望政府像玻璃缸里的金鱼一样透明运行。”8月17日,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孙远太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孙远太认为,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细化和深化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和方式,将促进公共权力运行的透明化和规范化,推动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当然,任何好的制度都贵在落实,以实效取信于民。”孙远太说。

  对于今后如何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孙远太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确保政府信息的维护与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是持久性的,在“运动式公开”之后,更为重要的是根据需要及其更新所公开的信息,避免“僵尸网站”重现,可加强政府督查和引入社会公众监督。

  二是信息公开的形式应多样化。网站不是信息公开的唯一形式,应该从便民利民的角度,采取群众乐于接受、便于接触的形式,避免重新制造“信息鸿沟”。

  三是信息安全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政府信息公开符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但一些涉及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要避免信息泄露的风险,要从安全意识培养、安全技术开发和安全法律保障等方面强化信息安全建设。(记者 张培君 黄岱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