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保险何以派上大用场 ——“法在身边”系列谈之三

05.11.2014  11:06

  三分钱能干啥?很多人听了会哑然失笑:啥也干不成。别瞧不起这微不足道的小数目,在基层却能派上大用场。在沈丘,政府掏腰包为全县农户、居民购买了社会治安民生保险,给百姓财产“加锁保障”,因投保小、公益性大、受惠面广、理赔便捷,被群众形象地称为“一天不足三分钱,社会治安管全年”。

  保险人们并不陌生,但像沈丘这样引进市场资源,运用保险手段,创新社会治安管理的做法,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沈丘的探索,在保证平时治安有人管的基础上,在治安投入上不是简单撒胡椒面,而是通过向商业机构购买服务,巧用保险这一市场化杠杆,让群众财产被盗有保险补偿,既解决了农民投保能力有限的难题,也解决了农民损失“谁来赔”的难题,为百姓撑起了平安保护伞。

  治安好不好,群众的感受最直接。基层尤其是农村点多、面广、线长,治安力量薄弱,治安死角多,治安管理的难度比较大,治安形势不容乐观。近年来,农村侵财案件频频发生,一些不法分子别门撬锁,挖洞翻墙,偷猪牵羊,盗车装粮,气焰相当嚣张,不仅让群众蒙

  受财产损失,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安全感。提起农村治安防控,许多地方都有诸如此类的苦衷。

  平安是百姓生活的“必需品”,需要政府加大在公共服务上的投入。平安也是“易碎品”,今天平安,不等于明天平安。让公众安全感长期“保鲜”,更需要众人拾柴精心呵护,在创新管理抓长抓细上狠下功夫。

  面对复杂多变的治安形势,如何防风险、建长效、保平安?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沈丘正在探索的治安管理新模式,抓住一条线,带动一大片,体现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群防群治”的特色,既符合中央精神,也有效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

  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千难万难,但只要心有群众勇于创新,再难也能找到破解之道。(孙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