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保护性耕作让农民“多收了三五斗”

10.10.2014  11:13
      10月8日,在叶县水寨乡水寨村村民张金田的玉米地里,玉米联合收获机轰鸣开过,林立的秸秆瞬间被切成了碎片,像一层“毯子”铺在田里。紧接着,小麦免耕播种机开了过来——旋耕、播种、施肥,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往年需要五六道工序的秋收、秋种,现在一次就完成了。这是该县保护性耕作模式的一个镜头。

        “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免耕播种,‘一条龙模式’五六亩地只要1个小时,以前至少需要3天。”种粮大户张兰功说。

        保护性耕作模式,就是依托机械化手段,实施免耕少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等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从而达到防治农田风沙扬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的的耕作模式。农民则亲切地把保护性耕作称为“懒汉田”。

        叶县农技站副站长赵艳红算了一笔账,保护性耕作让农民的劳动量减少了,土地产量提高了,农民真正“多收了三五斗”。

        “第一斗”是减少了农民生产成本。保护性耕作比传统耕作次数减少2到7次,免耕播种后,土壤只需要三年深松一次即可。

        “第二斗”是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属于天然的土地“滋补营养品”,一亩玉米秸秆还田,相当于上了10多公斤化肥。另外,秸秆粉碎到地里,减少水分蒸发,少浇一两遍水,一般性旱情无需浇水。今年在遭遇特大干旱的情况下,保护性耕作抗旱、保墒、增产的优势更加明显。

        “第三斗”是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二、三产业增加收入。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农民投入的时间更短、劳动强度更低。

        “这力也省了,钱也省了,可粮食不少打,钱也不少拿!”提起种“懒汉田”,水寨村村民脸上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