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张“人身安全保护令” 被列入河南十大法治热点

28.07.2017  06:13

7月27日下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在郑州弘润华夏大酒店组织召开了《河南法治蓝皮书(2017)》出版发行暨依法治省与基本解决执行难研讨会。

会上透露,2016年,全省共判处拒执“老赖”1244人,判刑人数是2015年的3.9倍,居全国法院第一位;白恩培案在安阳中院审判,这是全国首次适用“终身监禁”封堵贪官“赎身暗门”,此案因此被列入2016年河南十大法治热点。

一个数字

2016年河南判处

拒执“老赖”量居全国第一

执行难,一直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但是,河南的做法却让全国为之点赞。

今年6月中旬,最高法院以(法)发168号红头文件的形式,转发了我省以打促执、依法执行的工作经验,并作为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经验”之首,号召全国法院学习。

“2016年以来,全省法院共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54.8万例,是2013年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实施以来前3年发布数量总和的3.2倍。”7月27日的研讨会上,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周明杰称,2016年,全省共判处拒执“老赖”1244人,判刑人数是2015年的3.9倍,居全国法院第一位。在法律的威慑下,5.6万名“老赖”主动履行了法定义务。

河南经验

四项改革破解执行难

执行难是全国法院面临的一个难题,河南为什么能独辟蹊径?

周明杰说,2016年5月23日,河南高院在许昌市召开了“全省法院执行改革工作会议”,决定在全省推行以“四项改革”为中心的新模式,专门破解执行难问题。

这四项改革都包括啥?

强化异地管辖。除婚姻家庭、赡养、抚养、继承以及小额标的案件之外的其他案件,全部实行异地管辖;被执行人为特殊主体的案件以及超过6个月未执结的案件一律实行异地管辖。

强化“分段式”执行。新模式将执行流程划分为执行实施、财产处置、打击、终结等若干个阶段,分别由不同的执行人员实施,并实行流水线作业,全程留痕,互相监督。“此举可优化执行权配置,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周明杰说。

强化6个月办案期限。“辖区内超过6个月期限案件不得超过已受理案件的5%,否则即约谈执行局长或法院院长。”周明杰如是解释。另外,还强化了统一管理。新的模式一经推出,就大大提高了执行效率。据统计,在初次试行的前三个月,焦作中院平均结案周期46.7天,比上年同期缩短了12天;异地管辖结案周期比上年同期缩短了37天。

2016年10月,《人民日报》以整版的篇幅报道了“河南经验”,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今年上半年,全省法院已审结拒执犯罪案件14750件,判处1826人。

法治热点

河南十大法治热点有这些

研讨会上,还发布了2016年度河南十大法治热点。

这十大法治热点涉及民事、刑事、行政等法律部门,涵盖司法改革、反腐倡廉、生态环保、家庭暴力和校园暴力、征收拆迁、破解执行难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

法治热点:河南发出第一张“人身安全保护令”——贯彻落实《反家庭暴力法》,保障家庭成员人身安全,维护家庭和谐。

热点概况:

2016年2月,张女士因为经常遭遇再婚丈夫的家庭暴力,当再一次遭受丈夫疯狂殴打而导致其右眼血流不止,右眼外框内侧壁骨折、腰部软组织损伤后,她来到荥阳法院起诉离婚。荥阳法院家事审判法庭受理此案后,张女士得知《反家庭暴力法》将于3月1日开始实施,按该法规定,在案件审理期间,如果认为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可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正在等待开庭的张女士,一直都害怕自己提出离婚后,其丈夫会对她和女儿进行报复,于是,向法院申请了人身安全保护令。

2016年3月4日,荥阳法院依法向张女士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并将裁定书送到其丈夫住所地的派出所、居委会、妇联,以协同有关部门共同监督其丈夫的行为。

法治意义:

这是自《反家庭暴力法》正式颁布实施以来,河南省发出的首个反家庭暴力“人身安全保护令”,是对《反家庭暴力法》的贯彻落实,对保障家庭成员人身安全、维护家庭和谐有积极意义。

其他的法治热点还有:

白恩培案在安阳中院审判——全国首次适用“终身监禁”封堵贪官“赎身暗门”;

河南省首例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宣判——司法机关依法推进环境治理;

最高法院第四巡回法庭落户郑州——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管辖制度的有益探索;

河南法官、检察官参加首次入额考试——司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全省法院立军令状向“执行难”宣战——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障碍,提升司法公信力等。 河南商报记者 吴军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