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保单”疑云未过捆绑消费再遭质疑

29.10.2014  10:57

  (记者王智汛)昨日,有媒体报道称著名旅游搜索引擎“去哪儿”所售“航班延误险”被曝光为假,引起不少热议。虽然该网站随后回应称“延误险”无法查询是系统错误所致,但也有不少市民表示该网站默认购买“延误险”的行为有涉隐形消费的嫌疑。

  购买保险无法查询

  据报道,一位经常出差的王先生10月在去哪儿网上买了一张从深圳去杭州的机票,并花费20元购买了航班延误险,保单上写着太平洋保险公司,但发现保单号无法查询。报道称,王先生购买的延误险保单号为26位,但经过太平洋保险官方查询得知其保单号最多只有20位。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王绪瑾表示,去哪儿网此行为违规。

  面对媒体和行业的质疑,去哪儿网回应称该情况是因太平洋保险网络系统故障,导致消费者通过去哪儿网购买的保险无法在其系统中查询,目前该网站与保险公司均已确认消费者的保单真实有效。

  网站默认购买延误险

  虽然网站表示保单确实有效,但也让不少市民质疑“去哪儿”在销售机票的过程中出现捆绑消费的情况。

  “我今天早上买了一张广州飞上海的特价机票,由于机票价格并不包含机场建设费、燃油附加费,所以没仔细留意添加这部分消费后机票的总价。后来查了一下,没想到网站已默认帮我购买了20元的航班延误险,加上航空意外险的30元,单单保险这一项就占机票总价的近10%。”朱女士称。

  记者登录去哪儿网的APP,随便选了一张机票,发现购买过程中有多个位置显示部分特价机票需购买航空意外险,或者航空意外险可选。而延误险没有明确标出,只在填写乘机人信息时有小号字体显示价格包含延误险20元一份,如果消费者曾用该APP购买机票,APP直接记录乘机人信息,延误险的购买就很不起眼了。

  记者随后把消费者的质疑向去哪儿网询问,该网站只是回复关于延误险出错的问题,对于是否涉嫌强制消费的问题没有回应。

  律师说法

  去哪儿网违反了《消费者权益法》,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即消费者购买机票总价为N元,但消费者根本不知道其构成还包括保险费。同时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如果明示消费者,肯定有人会选择不购买,有人会购买。至于标注文字不太明显的情况不算明示。

  从合同法的角度讲,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属于重大误解,可撤销。

  ——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周敏生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