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原作家群研究 “中原论坛”开坛

01.12.2014  23:38

11月30日,以促进中原作家群研究、繁荣当代文学为宗旨的“中原论坛”在郑州师范学院开坛。

该论坛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现代文学馆和郑州师范学院主办,由中原作家研究中心承办,为国家级学术会议。据中原作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延文介绍,该论坛每年举办一届,每届论坛将选择一位中原作家群的代表性作家进行研讨,并针对当下的主流文学现象进行重点研究。论坛的参与者,主要由国内外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高校教师和部分核心学术期刊主编等组成。

作为本次论坛的开坛大戏,举办了周大新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来自省内外的著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白烨、陈福民、李洱、胡平、李国平、梁鸿鹰、高海涛、陈曦、陈晓明、王鸿生、张志忠、梁鸿、程德培、南丁、李佩甫、邵丽、何弘、孙广举、张宇、张延文、樊洛平等30多人,以著名豫籍军旅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大新的创作与中国当代文学、与民族性的关系等为切入点,以文学创作为人民服务的新路径和内驱力为主要话题,深入研讨,畅所欲言。

与会者认为,作为从中原大地走出去的杰出作家,周大新文如其人。他为人温和、谦逊、质朴,却又厚重大气。他有着诗人的情怀,又有着军人的坚韧与坚强,是一位真诚、深刻、有自己的世界观的作家。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浓郁的中原文化基因和高贵的民族精神。作为一位中原人文精神的坚守者、传承者,他始终关注时代,关注民生,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一直致力于对人性的揭示,并对人性的美好始终满怀信心。几十年来,他深深地根植于南阳盆地这片沃土之中,不断地挖掘着这口生活的“老井”,努力揭示时代的激变、观念的嬗变与当代中国人的命运之间关系,其作品厚重大气,呈现出明亮向上的基调,于现实主义的质朴叙述中显现着思想的深邃、眼光的高远和内心的悲悯。许多评论者指出,从周大新的身上,可以深切地体察到中原作家许多共性的东西,那就是道义、担当、真诚、深刻。

研讨会上,作家与评论家在满怀激情地进行赞誉的同时,也对周大新创作中的一些“软肋”,譬如,某些作品“硬劲”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直言不讳的批评,并对他今后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期许。整个研讨会氤氲着浓郁的“说真话、讲道理”的良好学术气氛。与会者感叹,坚持这样的学术态度和立场,“中原论坛”必将成为一个值得信赖、值得期许的阵地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