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今年防作弊措施升级 无声入场不准带金属

06.05.2016  10:17

  □记者 王迎节

  本报讯 高考在即,考生们注意啦!昨日从河南省招办传来消息:今年我省高考防范舞弊措施将“升级”,实行“无声入场”,即不允许考生带任何金属物品进入考场,所有考生高考入场检查时,以金属探测器不发出报警声响为标准。

   升级|严禁考生带任何金属物品入场

  据省招办新闻发言人陈大琪介绍,尽管长期以来我省在普通高考组织管理、严肃考风考纪等方面,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但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和通讯工具窃取试题、传递答案,作弊形式隐秘,器材日益翻新,严重威胁高考公平性。

  今年,我省在继续坚持考生入场指纹、照片、身份证“三对照”,无线电监测阻断,手机信号屏蔽,统一配备文具等措施的基础上,将首次实行“无声入场”。

  省招办提醒广大考生:考试作弊会被判刑,“无声入场”是为了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考生不必过分紧张;“无声入场”防范的是考试舞弊,只要考生不携带任何违禁物品,配合监考员的检查,都能顺利入场。

   措施|考前将进行“无声入场”演练特殊情况需开证明

  据陈大琪介绍,我省各考区会提前将金属探测器发到中学,由中学组织考生进行演练,对考生准备的服装鞋子等衣着进行全面细致的预检,确保合格。在6月6日下午组织考生熟悉考场时,各考点会组织监考员和考生进行金属探测“实战演练”。

  在实际检测时,监考员会按照操作规范对考生进行全面细致的金属探测检查,金属探测器未报警者为合格,然后进入身份验证程序。金属探测器报警为不合格,考生自行处理禁带物品后重新接受全面检查。检查仍不合格交考点复检组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入场。因个人原因迟到的考生,也必须接受入场检查,由此延误的考试时间由考生自负。

  另外,考生因身体原因需要带入的特殊物品(如助听器、胰岛素注射泵、体内植入的金属材料、心脏起搏器、轮椅、拐杖等),须由负责该生高考体检的医疗机构出具相关证明材料,考区招办出具审核材料,考生入场受检时须出示以上证明材料。对身体内安装植入金属物的考生,监考人员会仔细核对医疗证明上标注的部位与考生身体报警部位是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