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本土作家李佩甫《生命册》获茅盾文学奖

17.08.2015  12:22

茅盾奖奖杯,我们捧回来了

佩甫,佩服!

8月16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公布。我省作协主席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生命册》捧回大奖,实现了河南本土作家在茅盾文学奖上的重大突破。

由作家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的《生命册》是李佩甫继《羊的门》、《城的灯》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该作品是一部追溯城市和乡村时代变迁的“心灵史诗”。在他的笔下,乡村与城市、历史与现实、理想与欲望并置,作者试图从中摸索出时代与人的命运之间的关联。

同时获奖的作品还有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这边风景》、金宇澄的《繁花》、苏童的《黄雀记》。茅盾文学奖评委之一、省文学院院长何弘在评奖结束后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认为,李佩甫的《生命册》获奖实至名归,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李佩甫创作生涯最成熟的作品,在无限逼近历史和人性真实的过程中,为我们绘制出一幅具有哲理反思意味的人物群像图。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目前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

创作永远是重新开始

——访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佩甫

在8月16日揭晓的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榜单上,省作家协会主席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生命册》与格非、王蒙、苏童、金宇澄的作品共同撑起了本届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

获奖消息传来时,李佩甫如往常一样在书房写作。“能够获奖当然还是很高兴的。”他说,“我多吸了两根烟。

他写出这块土地上的生命状态

作为“平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李佩甫花甲之年出版的《生命册》几乎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李佩甫说,整部作品写了3年,但积累的时间用了50年。创作过程中,李佩甫废掉了已经写了七八万字的初稿,原因是“没有找到开头的第一句话”。随后,他回到当初下乡的地方待了两个月,亲身感受中国农村的新变化,而后重新开始创作。为了写得顺畅,他索性离开了让自己焦躁的书房,在卧室里完成了这部38万字的作品。

我是一粒种子”,这是《生命册》第一章的第一句。李佩甫说,这句话代表了他一直以来的创作态度和方式。“我把人当植物写了,剖析当代农民的精神,并通过他们的成长过程,反映中原文化的独特生存环境,写出这块土地上的生命状态。”他说。

不善于给自己作品起名字的李佩甫十分喜爱《生命册》这三个字。他说,这个名字更切近平原,有一种背景的感觉,更有一种树状的、放射的感觉,代表了一个平原上的众生相。文本的核心是背景和土壤,但其实我是在写人,所以把它命名为《生命册》。这些文字记录着中国乡村的变化,表达着自己对生活、对社会更广阔、更深度的认知。“这应当是我比较成熟的作品。”李佩甫说。

这是“文学豫军”的胜利

李佩甫获奖的消息令我省文学界兴奋不已。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乔叶,用“完美”、“破冰”、“用50年的认识来照亮生活”等来表达对李佩甫的祝贺之情。李佩甫则把此次获奖看作是对我省作家集体创作实力的褒奖。他说:“我是站在中原作家崛起的新高度上,在很多因素的综合下获得了这个奖。因此,获奖了固然高兴;但不论能否获奖,我都会不停地写下去。

李佩甫说,作为省作家协会主席,他一直期待着我省文学创作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方面,早日出现震动中国文坛的巅峰之作。为了鼓励我省本土作家写出优秀的长篇小说,省文联、省作家协会举办了多届文学研修班,并启动了“文鼎中原——长篇小说精品工程”。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我省本土作家的创作,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正是有了他们的崛起,“文学豫军”的成就在全国越来越有影响。“我们每个人在其中都收获了充足的养分,让自己得到了成长。获奖不仅是鼓励,更是鞭策,让我向着更高的目标追求。”李佩甫说。

尽管创作不是为了获奖,但《生命册》的获奖还是对文坛有一定的引领作用。李佩甫说,《生命册》的成功缘于自己对豫中平原的熟悉,希望每位作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学领地”,在自己的“领地”上挖一口深井。“你看,美国作家福克纳终生都在写他家乡那块‘邮票般’大的地方;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也通过写故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我就说过,中国作家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几乎没有差距,因为他们也在自己的文学领地上辛勤耕作着。作家是生活在大地上的植物,我们的写作离不开自己最熟悉的土壤,只有深入书写自己熟悉的领地,才能游刃有余。”他说。

创作就是一次一次超越

38年的写作生涯,让写作成为融入李佩甫“血液的东西”,成为他的一种生存状态。就在这样的日子里,李佩甫一直寻求着突破。“走出原有的创作模式很艰难、很吃力。但创作永远是重新开始,我喜欢这样的状态。”李佩甫说。

以乡土小说著称的李佩甫每年都会去豫中平原的几个县市深入生活,不一定是在寻找素材,而是补充那种对生活的鲜活的感觉,由此诞生了《等等灵魂》、《城市白皮书》等极具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李佩甫说,这是努力在突破创作中的“短板”,是在一次一次超越,尤其是对自己的超越。写得久了,创作时一不小心就会滑进旧有的、习惯了的表达方式;而回避这些,并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又非常困难,这是中国作家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

时代的变迁也让李佩甫不断对自己进行着灵魂的追问。他说,现在的乡土已经不是原来意义的乡土了,许多人已经找不到“故乡”了。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我们思考的还远远不够。文学其实应该走在时代的前面,但是在这个阶段,我们的文学落后于时代。

如今的李佩甫,更愿意把创作当成清洗心灵、自育育人的事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像泡豆芽一样,每天都把生活素材浸泡在自己的脑海中,等到这些‘豆芽’膨胀了,就该写了。至于想抵达的文学高度,一直在努力着,但还没有达到我所期望的那个高度。

■链接

【庆贺获奖】中午吃了一碗烩面

8月16日上午,李佩甫像往常一样起床后,抱着笔记本写些东西,多年来的生活一贯如此。“省作协的乔叶秘书长通知我说,《生命册》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了。我这个岁数和年龄,说不上很高兴,但心里还是很高兴。

4年前,刘震云凭借《一句顶一万句》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当时得知这一喜讯的刘震云正在菜市场买菜,“正琢磨着中午是吃西红柿鸡蛋面,还是吃茄子打卤面”。当确切得知获得奖金50万元时,刘震云买了价钱更贵的西红柿。4年后的今天,当李佩甫得知这一喜讯时,正在一如既往地写作,作为庆贺,“多抽了两根烟,中午吃了一碗烩面”。西红柿鸡蛋面和烩面,不同的面,相同的心态,正如李佩甫说的那样:“我不是为了获奖而写作,但获奖之后还是会继续写作。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写作,李佩甫的写作生涯已经走过了38个年头。10部长篇小说曾多次获得包括人民文学奖在内的各种奖项,但遗憾的是,李佩甫曾数次与茅盾文学奖擦肩而过。“有那么几次,但最后没能获奖。有人就开玩笑,说我是‘差一票作家’。”8月16日下午,在家中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李佩甫笑着说,“以前没获奖,也没恁多想法,就觉得是自己努力不够,和获奖有一定差距。

【创作过程】在书房找不到语言感觉

从2007年起,李佩甫开始了“平原三部曲”最后一部《生命册》的写作,这部长篇小说花了他3年多的时间,但创作的积累用了差不多50年的时间,可谓毕生心血。“2012年,这本书在我花甲之年出版,比起前两部《羊的门》、《城的灯》,这本书写的时候心态更加平和了。”李佩甫说,这本书的创作历程有点曲折,“2007年开始想写,写了8万多字,没感觉,就废掉了。就重新找感觉,我写东西一般开卷第一句话最重要,第一句话写满意了,后面才顺利。

鲜为人知的是,这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并不是李佩甫在书房创作完成的,而是在另一个房间——卧室。“在书房写,写不成,一直没找到语言感觉,很焦躁当时,后来干脆抱着笔记本到卧室去。”这之后,《生命册》的创作较为顺利,这部38万字的作品终于在2012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没有改变】写作是一种日常生活方式

前些年确实不是特别关注茅盾奖,近些年我主持河南作协的工作,有一段时间很有压力,河南作家要在长篇小说上有所突破,文联、作协都下了很大功夫。河南作家都期望有所突破,都非常努力创作,都比较团结。”李佩甫说,他获奖和这些年河南作家整体水平的提高是分不开的,“我是沾了他们的光”。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离不开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积淀。李佩甫说,每年他都会到长葛、襄城这些豫中平原地区去转一转,看一看,不刻意去写什么,就是找一找感觉,翻一翻当地的史志,走访一下当地的乡村。

每一位作家都有自己关注的题材和领域,李佩甫说,沉积着汉文化的中原腹地平原就是他的领域。那里有他熟悉和陌生的人、乡土和情愫。“现在都在城镇化,乡村变化非常大,已经不是上世纪60年代的那种乡村了,每一次去都会有不同的感触。有一次走了30里地,没见到一个人,就碰到一条狗。”李佩甫说,他的小说关注更多的是乡土,但并非具象的乡土,而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乡土,一种精神家园的乡土。

除去对平原题材的关注,李佩甫还创作过《城市白皮书》等城市题材,但他认为,那只是一种“个案”。“一种自我突破而已,想走出原来的模式,无论是结构方式还是语言方式,都希望有一个重新的开始。

获奖之后,李佩甫说自己并没有什么改变。“写作已经成了我的一种血液式的东西,已经成了我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李佩甫感慨说,任何作家都企图找到文学的高度和方向,这是很难的。“一直在寻找,一直不满意,都在期望能找到更准确的文字表述方式。我一直处在这个寻找过程之中,每一次的写作都是一次重新认知、思考和发现,写作的魅力就在这儿!

【当之无愧】补上河南文学版图缺失的一块

得知李佩甫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消息后,河南作家纷纷表示祝贺。

这次获奖真的是实至名归。”河南作家张宇在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说,“佩甫当年的《羊的门》就应该获奖,他是一个比较实在的人,他的作品描写的都是豫中平原,这部《生命册》堪称全景展现中原腹地人与时代命运的画卷式力作,无论是文字语言还是刻画的人物,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作为本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委,河南文学院院长何弘认为,《生命册》是一部非常厚重的作品,能够获奖是河南文学界非常自豪的一件事。“这不仅是对佩甫个人的肯定,也是对河南本土作家群的肯定。”何弘说,“这么多年来,佩甫一直坚持严肃的创作态度,不断思考,让他的作品在广度、深度和高度上都达到了一流的水准。

我对佩甫的作品一直是比较佩服的。”作家二月河也表达了对李佩甫的祝贺,“他的作品贴近现实,反映了在商品经济下人与时代的变革,非常有特色,获得茅盾文学奖可以说当之无愧!

太完美了!河南文学版图缺失的一块终于补上了,这是河南本土作家的‘茅奖破冰’!”河南省作协秘书长乔叶评价说,“《羊的门》、《城的灯》和《生命册》三部曲,是李老师在不同阶段对生活的不同认知,尤其是《生命册》标志着李老师对生活的认知和艺术的表现到达了一种非常成熟和非常完美的阶段。”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之一,近几届的茅盾文学奖越来越多地青睐能够关注社会现实且具备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获奖作品也都能够反映出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水平。“这次获奖的5部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像《生命册》这种关注现实、关注时代变革的小说,也有像《黄雀记》这种关注个人内心世界的题材,还有像《繁华》这种地域题材的古典小说类型。”何弘分析说,这5部作品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得到了一致认可,真正体现了“百花齐放”的精神。(源自大河报)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简介

1.《江南三部曲》格非

江南三部曲》包括《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是作者呕心沥血十余年深入思考并描写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历史、知识分子等问题的系列作品的三部曲。《人面桃花》写的是民国初年的知识人对精神世界和社会理想的探索,《山河入梦》写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的梦想和社会实践,《春尽江南》则对准了当下中国的精神现实。

2.《这边风景》王蒙

这边风景》以新疆农村为背景,从公社粮食盗窃案入笔,用层层剥开的悬念和西域的独特风土人情,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现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图。

3.《生命册》李佩甫

生命册》的主人公是一个从乡村走向城市的知识分子,一个“背负土地行走的人”。从乡村到省城,从省城到北京,再从北京到上海,一路走来,从一风、一尘、一树、一花写起,书写了整个平原上的各种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及一个村庄五十年的生存状况。

4.《繁花》金宇澄

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也是一部记忆小说。上世纪60年代的少年旧梦,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上世纪90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

5.《黄雀记》苏童

黄雀记》讲述了一桩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青少年强奸案。通过三个不同的当事人的视角,写他们后来的成长和不停的碰撞,或者说这三个受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命运,背后是这个时代的变迁。特别是保润这个人物,倒霉仿佛像影子一样伴随着他的一生,他在绝望和希望间挣扎,却总也摆脱不了命运的捉弄。正如书名所隐喻的,在螳螂捕蝉的命运拼搏中,后面永远有一个神秘的“黄雀”。

获得历届茅盾文学奖的河南籍作家

第一届:

魏巍《东方》、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

第二届:

李准《黄河东流去

第六届:

柳建伟《英雄时代》、宗璞《东藏记

第七届:

周大新《湖光山色

第八届: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第九届:

李佩甫《生命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