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著名作家张一弓逝世 曾多次获全国文学大奖

11.01.2016  08:55
张一弓先生书架上摆放的作品,凝聚了他一生的心血。 记者张丛博摄影 - 新浪河南
巴金老人百岁寿诞之际,张一弓先生曾通过大河报向其送上祝福。 记者白周峰摄影 - 新浪河南
来源: n.sinaimg.cn
张一弓先生书架上摆放的作品,凝聚了他一生的心血。 记者张丛博摄影 巴金老人百岁寿诞之际,张一弓先生曾通过大河报向其送上祝福。 记者白周峰摄影

  □记者 张丛博

  核心提示|“八十年风雨兼程,铁弓铮铮,肝胆照人秦时月;四百万锦绣文章,碧血斑斑,柔情润物陌上云”。著名作家张一弓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1月9日14时59分在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1岁。闻听噩耗,著名文艺评论家鲁枢元写下上面的悼念词句。

  张一弓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作家,是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标志性作家、开了反思文学先河,曾连获几届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大奖,代表作有《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黑娃照相》《远去的驿站》等。一位文学大家走了,但他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不会离去。

   他的成就

  多部文学作品获奖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学标志性作家

  张一弓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的标志性作家,他深切关注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写了30多篇、150多万字的表现河南农村生活的中、短篇小说。其作品《犯人李铜钟的故事》获全国第一届优秀中篇小说一等奖,通过描写信阳某地一个普通农村党员李铜钟在大饥荒年代为民请命的故事,真实反映了“浮夸风”给农民带来的悲剧。《张铁匠的罗曼史》、《春妞儿和她的小嘎斯》获全国第二、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黑娃照相》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有8部小说被搬上影视屏幕。此后,他创作了一些具有浓烈的象征气韵的作品,如中篇小说《孤猎》《黑蝴蝶》。

  退休后,张一弓又相继创作《远去的驿站》《阅读姨父》《飘逝的岁月》《少林美佛陀》等。其中《远去的驿站》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省文联主席杨杰认为,张一弓的作品对现实的记录和解剖十分深刻,对于了解一段历史时期内的中国尤其是农村社会很有帮助,至今仍有重读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