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住房租房新政出台 公寓产业或将大力发展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政策。其中,允许将商业用房和现有住房改造出租成为亮点。借着住房新政的东风,长租公寓产业或将得到蓬勃发展。
市场多元化发展,租金有望降低
相关数据表明,在我国住房租赁市场中,约90%的房源为个人出租。大量的市场需求导致部分房屋出现隔断改造后再行出租的状况。虽然政策命令禁止,但潜在的市场需求还是让这种“房中房”方兴未艾。导致合租变群租,安全隐患严重。
《意见》针对这种现象开出了“药方”,废除了过去的一刀切政策,而是加以指引,允许将现有住房按照国家和地方的住宅设计规范改造后出租,但是在改造中不得改变原有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和防火分隔设施,必须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政策引导下,部分地区在房屋改造的过程中采用 “N+1”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客厅改造成一间房,单独出租使用的模式。
58房产专家指出,允许将现有住房按照国家和地方的住宅设计规范改造后出租,此举是适应租赁市场发展规律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培育并发展了住房租赁市场。既迎合城市各层次住房者的租赁需求,同时也改善了城市住房结构。虽然现在详细的规划说明仍待制定,但毫无疑问的是未来的合租市场将更加规范,合租环境也将得到很大改善。
《意见》中不仅明文鼓励个人闲置房产进行出租,还从税收上给予一系列优惠。对个人出租住房的,由按照5%的征收率减按1.5%计算缴纳增值税;对个人出租住房月收入不超过3万元的,2017年底之前可按规定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
“住房租赁市场应该是一个多元化体系,应鼓励引导更多的企业、个人参与进来。新政对住房租赁市场是一个转变的契机。市场主体多元化,增加了房源供应,对日益高涨的租金可以起到平抑作用,未来房租有望降低。”58房产专家如是说道。
多管齐下,保障落地实施
这次新政,不仅为住房租赁市场正名,并且从税收、金融、土地等多方面保驾护航,明确了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管责任,将政策落到实处,保证落地执行。例如,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完善住房租赁企业、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制度;要求省级人民政府加强工作指导,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要求城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住房租赁市场管理负总责等。
“这次住房新政酝酿已久,政策信号在慢慢释放。在5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明确支持租赁业务,增加租赁住房用地供应,并提出推行统一的租房合同示范文本,市场向规划化迈进了一大步。”58房产专家说,“租赁已成为房地产去库存的重要方法,是推进房地产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新政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生态系统,从国家部门、企业到个人,从租赁领域到金融、土地、税收等相关领域,从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到公安部门及街道乡镇等基层组织,从法律法规到信用管理,全都有涉及,可谓事无巨细,体现了国家对此次新政的重视。”
伴随商改住,长租公寓蓬勃兴起
此次新政,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商改住”。《意见》规定,允许将商业用房等按规定改建为租赁住房,土地用途调整为居住用地,用水、用电、用气价格应当按照居民标准执行。
“随着互联网浪潮和资本的介入,长租公寓站在了时代风口上。但从整体来说,公寓的发展仍在初期。市场规范亟待建立,更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58房产专家说,“对长租公寓来说,房源的获取一直是个问题。此次商改住,可以多渠道提供更多居住条件好、管理水平高、租金价格稳定、能长期租用的房源,政策的导向之下,长租公寓已经蓬勃兴起。”
公寓提供的品质化生活众所周知,但价格却不那么美丽,加之水电燃气为商业标准,价格高出不少,令一部分人望而却步。除了商改住,本次新政关于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按照居民标准执行等系列政策的出台,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长租公寓的发展。
58房产专家表示,水电气价格在调整后一视同仁,大量空置商办物业改变成租赁住房进行经营,房源的增加使公寓租金有望下降,这些都使租客的选择空间加大。很多商业用房和商业综合体连在一起,地理位置优越,上班、娱乐、居住都很便捷,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长租公寓蓬勃兴起指日可待。
编辑:闫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