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开国将军被称为“中国的巴顿”?(图)

07.04.2015  19:11

原标题:开国将军钟伟的家风

钟伟将军像

平江人说起开国将军钟伟,多称“猛子”;不少作家则谓之“铁血将军”、“中国的巴顿”。

清明时节,记者造访平江县三阳乡平源村钟伟将军的故居及后人,看到了将军的另一面:柔情似水,大公无私,洁白无瑕。

将军媳妇卖菜贴补家用

三面华厦包围中,将军故居仅剩一个门楼、一间堆满杂物的泥砖房。屋顶早已梁断瓦裂,瓦片落满门楼的过道。

听说记者来了,不少乡亲围了过来。他们与将军大多沾亲带故。

他们说,老房子有几百年了,原来有10多间,一直没维修,3年前倒塌了。

将军的长媳、84岁的李琼英老人,指着堆杂物的泥砖房说:“爸爸(即公公)是在这里出生的。”

说起将军,李琼英很动情:“爸爸待我们一直都很好。我和他儿子赉良结婚不久,就被爸爸接到汉口。在那里呆了一段时间,又跟着爸爸去了南京,后来又到了北京。爸爸见我是农村去的,总担心我在大城市迷路、走丢。”

李琼英介绍:“有一次我问爸爸:上战场打仗怕不怕?爸爸说怕也要打。爸爸说,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脑袋顶被弹片削去了一块皮,左手掌心被子弹打穿了。”

李琼英对记者说:“爸爸去当红军时,赉良出生才8个月。解放后,爸爸说我婆婆周绵玉吃了很多亏,所以爸爸每月都给爷爷奶奶和我婆婆寄生活费。我婆婆死后,爸爸回家第一件事,就让我和赉良带他到婆婆坟前拜祭。在坟前,爸爸把帽子一摘,眼泪就像滚豆子一样。”

李琼英说:“战争年代,爸爸在部队上再婚,夫人叫刘挽澜,我叫她婶婶。我当初在南京怀了二女儿水霞,好几次上医院检查、后来生产,都是她带我去的。跟他们一起生活几年,婶婶对我们一直都很好!老人家现在住在北京,去年做了100岁的寿宴。”

记者问她:“您想去看婶婶不?”

李琼英坦言:“想去,就是没钱,没人带我去。现在崽女负担都重,不能给他们添麻烦。我每年就是政府给农村老人补助的650元钱,再没其他收入,也从没找过县里、乡里和村里。”

她告诉记者,身体好的时候,她种点菜卖,去年种菜卖了100多元,今年身体明显不行了,在3个儿子家轮流吃饭。

责任编辑:潘柄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