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厅长”解答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

30.01.2015  19:14

昨天,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在郑州举行,省政府六个组成部门的6位“一把手”:省发改委主任孙廷喜、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省财政厅厅长朱焕然、省人社厅厅长杨盛道、省环保厅厅长张庆义、省卫计委主任李广胜坐在了主席台上,接受记者“拷问”俩小时。今年首次亮相的大象融媒争取到4次提问机会,问题件件关乎民生,来看看这些“一把手”回答得咋样吧。

  □大象融媒·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梁新慧/文 记者 沈翔/图

  【雾霾太重】 空气优良天数要达190天以上

  大象融媒·东方今报记者: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看天气状况和污染指数,雾霾是老百姓的“心肺之患”。去年,我省实施了蓝天工程,进展如何?今年我省大气污染治理的目标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

  省环保厅厅长张庆义:从中央到地方,大气污染治理虽说起步较晚、基础数据不全,但成效是明显的:

  首先省委省政府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把蓝天工程纳入“四个河南”建设的总体布局。

  其次,控污——262台燃煤机组全部建成脱硫设施,占总装机容量87%的燃煤机组建成脱硝设施,41台钢铁烧结机建成脱硫设施,23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完成脱硝改造和烟尘治理,45台20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建成脱硫和烟尘治理设施。控煤——淘汰2000多台燃煤小锅炉,其中拆改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399台,原煤消费量同比下降2.2%,全年新增天然气用户20万户,“疆电入豫”累计送电52亿千瓦时。控尘——累计查处8079个不达标的建筑工地,停工整改72个项目。控车——全省共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28.4万辆。控油——提前供应使用国四标准车用柴油,8531家餐饮单位安装了油烟净化装置。

  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主要是“三个努力确保”,即努力确保实现国家下达的PM10和PM2.5浓度削减任务;努力确保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要求,城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到190天以上;努力确保重污染天气逐年减少。

  【教室太挤】 新建2000所学校 2018年消除超大班

  大象融媒·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记者:目前,“大班额”现象仍然突出,我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有哪些具体的规划?如何解决新建城区学校数量和学位数量问题?

  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近年来,随着我省城镇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城镇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资源的补充,跟不上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带来的教育需求的快速增长,造成城镇中小学“大班额”现象突出。

  去年初,省教育厅通过摸底排查,测算出了全省城镇义务教育资源的缺口,省政府提出到2018年,全省城镇小学、初中消除超大班,大班的比例在现有基础上减少60%以上。为此,到2018年,全省城镇共需新增学位316万个,新建中小学2000多所、改扩建中小学1000多所。

  【农民医保】

  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470元

  大象融媒·映象网记者:我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让农村居民看上病、看好病,需要一个有力的保障体系,在这方面,我省采取了哪些措施?

  省卫计委主任李广胜:去年10月1日,我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开展了新农合大病保险,并实行省级统筹,即时结报。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新农合保障水平,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470元;畅通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申请、受理、审核、支付渠道。

  【“单独二孩”】

  今明年出生的会比较多

  大象融媒·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记者:去年6月3日,我省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半年来,对人口增长有什么影响?

  省卫计委主任李广胜:半年来,全省共受理“单独二孩”生育申请31202件,办证29403个,基本符合预期;评估出生在2014年的约1万人,而河南每年出生130多万人,“单独二孩”对我省人口增长的影响较小。

  由于河南实施“单独二孩”才半年,大部分领证孩子会在2015年出生,所以说,今明两年影响会比较明显。

  按以上发证情况推算,今后2~3年内,全省每年受理“单独二孩”生育申请不会超过8万件,提高出生率0.6个千分点左右,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下转A05版)

  现场花絮

  大象融媒受关注

  四名记者六报家门

  上午9时,主持人简单介绍六位“一把手”后,记者会随即开始。首次亮相人大记者会的大象融媒记者身着统一服装,在会场上备受关注。大象融媒旗下东方今报、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映象网的记者踊跃举手,引起了大会主持人张启生的关注,先后给了4次提问机会。

  民生频道记者刘沫一直没有得到话筒,急得站起来高高举起右手,主持人说:“这位站着举手的记者很辛苦,给她一个机会。

  “我是大象融媒·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记者……”刘沫拿起话筒就做自我介绍,结果话筒没有声音,于是,她再次介绍,仍然没响。工作人员上来帮忙,发现递到她手里的话筒没打开开关。于是,刘沫不得不第三次自我介绍,“大象融媒”成为当天出现频率最高的新闻媒体。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