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治疗费力不讨好 中医院为啥“吃不饱”

17.11.2014  16:42

  发展传承中医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西医迅速发展、中医饱受争议的当下,如何坚守并传接好中医传统技术的“接力棒”,让医院回归公益、医学回归科学理性,成了中医健康发展的关键。

  传统治疗手法“费力不讨好”

   “传统中医技术简、便、廉,对患者有利,但就是不赚钱。”说起中医院中医功能弱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刘效敏告诉记者,传统的手法整复外加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无需住院,疗程结束只需花费2000元左右;但采用开放式手术加钢板内固定治疗则需上万元。

   对于现在普遍面临生存压力的中医院来说,如果没有开放手术而仅依靠传统治疗手段,科室运转都成问题。中医传统治疗手段收费低,成了制约其临床应用的瓶颈。

   “小儿推拿治腹泻,推拿半小时,医生累得满头大汗只能收20元,可打吊瓶收二三百元也不多。”一位从医多年的老中医叹息道,“传统的手法治疗对技术水平要求高,风险大,经济回报低,费力不讨好的事儿,自然没人愿意干。”

  技术定价机制亟待建立

   “要解决中医传统技法没人用的问题,首先就是要解决技术定价的问题。”一位业内人士建议,改变药、仪器值钱,技术不值钱的状况,让技术价值得以体现,让医生收入和付出有所平衡。

   “中医要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及时合理地确定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标准,保证中医技术、劳务价值的体现。”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呼吁,医学发展的终极目的是让患者少花钱、少痛苦、治好病,而不是挣更多的钱。只有解决好中医院“吃饭”的问题,根除逐利倾向,才能保存和发挥中医服务的特色优势。

   “医院回归公益性、医学回归科学理性。使医生回归到治病防病的角色,而不是推销药品的商人;使药品回归到治病的功能而不是赚钱的工具,中医传统技术才能得到真正意义的传承。”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中医发展需借力现代科技

   “用现代中医的思维方式、手感方法进行更加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提出新的理论,才能赋予中医更为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高毅在山东中医药大学脉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提到,传统中医的优势不能丢,但也不能“总是往回看,向老祖宗要东西”,中医发展要融合现代思维和现代科技,向科学、客观化方向发展。

   “X光、B超属于中医?还是西医?作为现代科技成果手段在医学中的应用,并不是区分中西医的根据。”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石作荣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并没有中西之分,只是看谁能更好地吸纳和利用。认为现代技术手段都是属于西医的观点,难免有失偏颇。中医不能永远只向古人要理论要技术,也应该借力先进科学技术和理论促进自身的发展,促进其在现代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石作荣表示,应以脉诊为切入点,带动整个临床思维模式的转变。通过制定临床实用性较强的脉诊操作规范、实验室建设、相应科研仪器的开发,以血流速度为研究对象,利用传感器技术,探知速度波、粘稠、滑涩等参数,把人开方的过程由机器来实现。

   “现代医学要集大成,从传统的中医、藏医、蒙医等医学中获取原始智慧,用中医的哲学理论体系来指导中医技术体系的整合发展,把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长足发展。”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齐向华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