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编入教材 “僵硬”的学习当摒弃

02.04.2015  18:33

记者昨天从国家级传统文化课题研究小组获悉,国内第一套自主研发的高中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即将出版,预计今秋进入课堂,开展新课程实验。值得一提的是,在高二学习的《道德经》将原文全本讲解。(京华时报3月31日)

将传统文化知识编入教材,消息一出便引发无数关注。有人赞成这一做法,认为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以传统文章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学习来领悟中国先贤古人思想中的哲理与智慧,从而给学生以身心的洗礼,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但也有人提出质疑,目的虽是好的,但将这样晦涩难懂的文章加入到教科书中,会不会被中国的应试教育所歪曲,最后走上应付考试的老路,既没有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反而又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在笔者看来,我们应辩证的看待这一问题。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如今重视或者说是热爱的人又有几个?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外国文化的频频流入,人们口中谈论的话题早已不再是《孔子》、《孟子》等,取而代之的却是英语四级、英语六级、雅思、托福……甚至有的大学已经把英语四级的成绩作为毕业证书是否发放的必要条件。笔者要问,如此崇洋媚外的做法为哪般?中国人岂可忘本?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到底去了哪里?

如此,学习传统文化迫在眉睫。若不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循循教诲,我们也许还不能领略那宽厚的处世之道;若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句句忠言,我们对待事物也许不会有这样的忧患意识;若不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怡然自得,我们也许还在为一件小事而斤斤计较……传统文化,处处精髓,因此将其加入教科书,十分必然。

但是,在贯彻过程中如若过于僵硬,就会在社会中引发对传统文化学习的逆反心理,以锥飡壸。因此,执行上更需要严谨与变通。

其一,将传统文化引入教科书,怎么教是关键。“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听过,但是句子其中深藏的奥妙和意思,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因此,对于古文的教学不能死记硬背,应该在教师对文章意义烂熟于胸的基础上,通过现代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来传达给学生,从而让学生能做到理解上的背诵,教学过程中若是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恐怕就失去了教育本身的价值。

其二,莫要将传统文化“应试教育化”。有的专家学者想要在学生的考试中加入楹联对仗与诗词写作的考察,笔者认为,这样做不仅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反而会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学习古文古诗,本是想通过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而作诗、写对联,恐怕只有那些文化底蕴很深的大家才能做到吧,如此舍本逐末的做法应摒弃。

当然,弘扬传统文化的做法还有很多,这只是万千做法其中之一,笔者希望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能够真正将传统文化重视起来,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股学习传统文化的风尚,一代代传播下去,那么,中华民族的复兴则指日可待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