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热中的冷思考

26.02.2015  14:30

近些年,“传统文化”作为一个热词受到推崇与追捧。社会上诸如祭孔拜孔、集体跪拜父母、穿汉服、建书院等,以复兴和弘扬传统文化为名义的文化事件层出不穷。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叫好者认为,这是在捡拾与复兴传统文化,过去丢弃祖先的优秀文化太多,现在理应回归。批判者认为,世易时移,我们早已告别了古代社会,这些所谓的传统不仅不适用于当下,有些还和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产生冲突。孰是孰非,莫衷一是。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当下的传统文化热?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如何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这些问题值得冷静思考,找出答案。

首先,我们必须回答什么是传统文化。“文化”是社会科学领域最多义最模糊的概念。记得当年曾有人问钱钟书先生何为文化,钱先生幽默作答,你不问我还清楚,你一问我倒糊涂起来了。可见,要给文化下个精确的定义是很难的事情。最早从现代社会科学领域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BurnettTylor),在其代表作《原始文化》中他这样定义“文化”:“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上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原始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由于泰勒在文化科学领域的宗师地位,他关于“文化”的定义也成为社会科学使用最多的权威概念。我国古代不常用“文化”,常用“文明”,《易经》中就有“天下文明”的词句。近代以来,西学东渐,“文化”(culture)开始流行。我们今天讨论的传统文化,自然也是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展开。

从泰勒的“文化”概念出发,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指的是我们先辈创造的全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的综合体。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内容广泛,且偏重于精神层面。内容的广泛性自然好理解。无论是古代的知识体系(现在称为“国学”)还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习惯乃至传统工艺技能都可视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从形态上看,这些知识技能更偏重于精神层面的创造,颇有点类似于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明的“非物质文化”的概念。至于器物层面的创造,现在我们多使用“文明”一词(参陈序经《文化学概观》,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来指称。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形成于封建社会时期。从当代人的坐标看,传统文化指的是前人创造的知识体系。这意味着传统文化尽管可以传承至今,但传统文化的生成是过去时。这些知识、技能、道德法律等是为了解决古人的问题而被创造出来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形成于封建社会时期,其政治基础是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皇权社会,其经济基础则是以个体农户为最小生产单位生产力水平和劳动时效低下的小农经济。其社会基础是地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并由此获得社会的管理统治权,广大自耕农处于被统治地位。今昔对比就会发现,传统文化存在的基础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主张复古或全盘照搬传统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

传统文化中既包含对当下有借鉴意义的内容,也包含无法与现代社会接轨的部分。由于传统文化形成于过去,其中不少内容完全丧失积极意义。如妇女裹脚、包办婚姻、纳妾、狎妓等早已成为陋习,为现代社会所唾弃。传统文化中也有对后世有积极作用的内容。如儒家的“仁者爱人”、尊老爱幼、爱国、修身、气节等,这些东西是超越时代的。不仅对古人有益,对于当代人同样有益,这样的内容才是我们今天应当传承与发扬光大的。

传统文化热的兴起至少与三个因素有关。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有关。当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寻根文学”应运而生;当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改革进一步提速之后,传统文化热开始从精英走向大众;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上“黄金十年”的到来,传统文化热又进入了大众化时代。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改革开放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当代中国文化进入多元化时代,为传统文化热创造了条件。其次是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文化反弹,使人们更加珍视即将逝去的传统。加之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融入世界,了解世界的同时,也产生了费孝通先生所说的“文化自觉”。

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家地位的提高有关。历史证明,每当国力衰弱,国疲民穷的时期,都是文化虚无主义最盛行的时期。民国初期的反孔反儒就是明证。相反,每当国力昌盛,国运兴隆的年代如康乾盛世,是中国文化自信心最强的年代。

与中华民族自信力的提升有关。由于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民族的文化自信力不断走强。记得改革之初,社会上曾流行崇洋思想,认为洋货比国货好,“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现在国人不仅到外国消费,大把花钱,而且到国外投资建厂,并购公司。经济腾飞也让国人找回了久违的文化自信。

由上可知,传统文化热不是人为炒作的结果,而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崛起的中国正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表情。这一表情带有祖先的遗产基因,却是由当代中国人共同参与建构的文化。是属于当下的新文化。文化表现形式并不重要,但要有一颗强大的“中国心”。

文化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今天,当万事俱备,我们更应沉下心来,稳稳地走好每一步。我们既不盲目崇古,也不盲目排外。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兼收并蓄,为我所用。这样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这样的国家才是有自信力的国家。⑥4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