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水温过高也会发痒 冬季注意补水缓解皮肤干燥

29.12.2014  11:45

  冬季注意补水缓解皮肤干燥

  冬天气候寒冷干燥,入冬以来不少市民已经感觉到了,皮肤在冬天较往日更容易出现干燥、脱皮等症状。医生表示,市民不必过于担心,这是气候影响下的皮肤单纯性干燥,生活中多注意一些细节、多补水,可缓解皮肤干燥现象。

  皮肤干痒难入睡

  24岁的刘女士是柳州一家广告公司的职员,最近就经常觉得皮肤干燥、脱皮,甚至是瘙痒难耐。“脸上都会用些护肤品,白天在公司吹空调觉得干,晚上洗完澡睡觉,反而觉得身上更痒。”刘女士说,晚上睡觉的时候觉得皮肤干,有时候痒得睡不着,白天上班又觉得困。

  跟刘女士一样,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市民觉得皮肤干燥,甚至是开裂。45岁的覃女士是一家公司的保洁员,工作中常要与冷水接触,手无法时刻保持清洁,最近发觉手部开裂,甚至出血。

  对于这些情况,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皮肤科余医生告诉记者,冬季气候干燥,容易引起单纯性皮肤干燥。如刘女士的情况,很可能是因为洗澡时水温过热,洗澡时间过长,过热的水会将皮肤上的油分洗掉,长时间处于高温沐浴中,也会使身上的水分蒸发。所以,洗澡水温不宜过热,温水有益于皮肤,沐浴后在皮肤尚未完全干的情况下,在身体各部位涂上润肤品,锁住皮肤水分,这样就不至于引起皮肤干痒了。

  为何冬季皮肤易干燥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皮肤科余医生介绍,冬季皮肤更易干燥,原因颇为复杂,主要跟气候干燥、个人肤质、年龄、环境等有关。

  冬季气温低,空气中的水分少,空气干燥,人体本身的皮脂分泌物少,皮肤缺乏保护,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甚至是皲裂。老年人皮肤干燥的情况更为突出,原因是人体的皮脂分泌物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老年人皮脂分泌能力减低,皮肤更容易干燥。

  冬季气温低,室内常使用空调,使用空调的室内水分少,如若缺少适当的补水,也会引起干燥。此外,温度较高的热水,一些含碱性的洗手液、洗洁精等,会破坏掉皮肤本身的油分,使皮肤缺乏保护而干燥。

  因为工作,皮肤需要长时间暴露在外,或是长时间接触冷水,皮肤不洁净等人群,都容易引起皮肤干裂。此外,湿疹等皮肤病也会引起皮肤干燥。

  多补水注意饮食均衡

  余医生表示,冬季气候干燥,皮肤本身的皮脂膜容易被破坏,导致皮肤干燥,应适当地使用一些护肤品,将皮肤本身的水分锁住,以免过多流失。

  此外,在生活细节上要注意,在洗手、洗脸、洗澡时,尽量少使用含碱性的肥皂和药皂,洗澡的温度不宜过高,洗后在皮肤尚未干时,擦拭护肤用品,保持皮肤湿润,使用空调时,尽量辅助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饮食上,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从内调理。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补充水分,同时也要适量的牛奶、肉类,保持营养均衡。而一旦出现皮肤干裂,可适当的使用鱼肝油,锁住皮肤水分,滋润皮肤。

  记者朱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