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县:强村帮弱村携手摘“贫帽”

14.04.2017  11:43

      4月12日,伊川县高山镇谷瑶村脱贫攻坚产业园小利鞋业加工厂,冯小利和女工们在紧张地忙碌着。冯小利是当地有名的返乡创业“女明星”。她告诉记者,早年和丈夫一起到温州、广州等地打工,2011年回到家乡开办起了自己的服装厂。

      “免费提供车间,而且环境好、场地宽敞,招收的工人也多了。”提起扶贫产业园,冯小利言语间透露着感激与喜悦。

      “不用跑到外村,在家门口就能干活,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对于村里扶贫车间带来的变化,贫困户彭向利有切身感受。她告诉记者,自己跟着小利干已经有两三年了,以前在外村,现在能在自己村里干活特高兴。

      而这一切变化,都源于谷瑶村攀上了“好亲戚”。村民口中的“好亲戚”,就是城关镇南府店社区。南府店是当地有名的小康社区,为响应当地政府“先富带后富”号召,主动与谷瑶村结成扶贫帮扶对子。

      谷瑶村党支部书记冯北方介绍,该村在与南府店结成“亲戚”后,南府店先后投入资金210万元,建成占地13亩的脱贫攻坚产业园,内有800平方米鞋业加工扶贫就业车间,安排18名贫困群众就地就业;园内还有2000平方米蜗牛房30间,安排37个贫困户养殖白玉蜗牛。

      而在南府店社区党委书记张龙安看来,帮扶谷瑶村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反复斟酌。“我们每个人都应贡献一份力量,帮扶贫困村也就是先富带后富。”张龙安告诉记者。

      经过与谷瑶村沟通交流,南府店探索出一条“富村帮穷村”的扶贫攻坚路子。

      经过实地考察,张龙安认为,谷瑶村虽然贫穷,但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既有返乡创业人员,还有从事多年蜗牛养殖的村民,只是苦于经济困难、无力投资,又缺乏经营场地和配套设备设施等,制约了经济发展。2016年年初,南府店与谷瑶村结成帮扶对子,当年9月扶贫产业园建成并投入运营。

      “这就是白玉蜗牛,能长到35克至40克,和鸡蛋大小差不多。”张盘香便是受益于扶贫产业园的一名贫困户。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蜗牛养殖周期4个月,每年可出售3批,一年收入有十来万元。正是得益于蜗牛养殖和鞋业加工,2016年谷瑶村顺利实现脱贫目标。

      像南府店帮扶谷瑶村这样,强村帮弱村是当地扶贫的一个缩影。伊川县坚持把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抓手,通过强村带弱村、帮扶单位援建、企业援建等方式,在39个贫困村建立了39个扶贫就业车间,先后带动2000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