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面对无尽的苦难 他选择从容淡定

18.11.2014  13:41

     

      耄耋之年,本该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可是对于年近90岁的河南大学离休教授黄魁吾先生来说,他的生活却是同时照顾与自己同龄的爱人和近50岁的女儿。两年前,他还要同时照顾100多岁的母亲。面对如此异于一般家庭的困境,他不但没有抱怨,反而活得淡然从容。 

        近90岁老人照顾妻女几十年

        89岁的黄魁吾老人,住在开封北郊的一所老年公寓里,和他一起住在这里的,还有他相伴71年的妻子以及患有先天性脑瘫的49岁女儿。 

        1943年,黄魁吾结婚,49年前,他的女儿诞生。但不到一年,夫妇俩发现女儿不会坐,不会爬,甚至不会自己翻身。四处奔波检查后,夫妇俩不得不接受女儿患有先天性脑瘫的事实。经过几十年的治疗,病情毫无转机,仅依靠吃药缓解病情。2003年,已经无力独自照顾女儿的两位老人,把女儿先送进了老年公寓。多年前,黄老师的老伴又患上脑萎缩,2006年,两位老人也住进了老年公寓。如今,在老年公寓里,一家三口住在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屋子里。黄老师在护工的帮助下,照顾着妻女。

          护工们都叫他“黄爸爸”

        初冬的一天,记者在老年公寓见到了黄老先生一家。看到有人来访,精神矍铄的老人满面笑容,热情地招呼着大家。眼前的老人,穿着一个黑色的马甲,灰色的毛衣袖口已经被磨花了边,慈眉善目的神情与墙上装饰画的老寿星有几分相似。 

        轮椅上的女儿在走廊的一头晒太阳,嘴半张着,不时发出“咕咕哝哝”的声音,胳膊不受控制地来回挥动着。他的妻子坐在轮椅上,看着我们这些来访者,眼神空洞。输液时,针扎在她布满青筋、干枯瘦瘪的脚背上。

          “我们都叫黄老师‘黄爸爸’,他很随和,虽然年近90岁,还总让我们看书学习。我最近在看一本《朴槿惠自传》,就是他推荐的。”在老年公寓工作了9年的护工王萍(化名)说,每天早上6点,护工们就和黄爸爸一起给他的老伴和闺女收拾,黄老师年纪大了,等他和护工忙完,基本上就8点开饭了。“每天都是这样,但黄爸爸从来没有喊过累,他总是笑呵呵的,让身边的人心情都跟着好起来。”王萍说。

          再过50年  女儿依然还是孩子

          如今已经89岁的黄老先生,虽然感叹自己岁数大了记性差,却依旧将女儿吃药的时间记得清清楚楚。“女儿陪在身边,是我们的福气。她可是我们的开心果。”说到女儿,黄老脸上没有想象中的悲戚。每天他都推着女儿在走廊上散步,一圈75步,4圈300步,女儿为他计算着时间,每一步,他都迈得踏实而满足。他为此还曾作了一首诗:“84岁的老爸推着44岁的女儿  在长廊里由东往西  由西往东……”“‘离离原上草’,后一句是什么?”记者试着与他的女儿进行交流。“一……岁一……枯荣……”她的发音很难让人听清说的是什么,但是,黄爸爸听到却会哈哈大笑:“不是‘窟窿’,是‘枯荣’啊。我们丫头还会背诗呢!”

          “我年纪大了,有时照顾她确实感觉力不从心,但别说50岁,就是100岁,我也是她的老爸。”他用轻得不能再轻的语调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但沉甸甸的父爱,却让人为之动容。

          生活的从容与境遇无关

          黄老先生住的小屋里,正对着门的桌子上,堆得很满,一副用布缠着支架的老花镜躺在上面。他说自己现在眼神不大好使了,但还是喜欢读报。门口方向,一个高约两米、上下六层的柜子里放满了书。

          回想起几年前与母亲讨论《三国演义》、《隋唐英雄传》等的故事情节时,他总是很羡慕那时已经102岁的母亲丝毫未衰减的记忆力。在黄老师的描述里,母亲是一个干净勤劳的女人,她一生自尊,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好男不吃祖上饭,好女不穿嫁妆衣”。母亲对知识的渴求和自强的生活态度,成为影响黄魁吾的关键因素。

          黄老研究哲学几十年,淡泊,就是他的生活态度。谈话间,黄老说自己总是记不住人名,请我们谅解。但他的思想也从未停止:“人生路上万重山,强者眼中若等闲。不畏险阻勇攀登,美好风光在眼前。”老人创作的这首诗,应该就是他一生淡泊、无所畏惧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