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资源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

06.07.2015  17:31

人才资源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解读《人才规划


  中国邮政目前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阶段,要推动“一体两翼”经营发展战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邮政企业目标,归根结底要靠人才的实力。现阶段,第四届全国邮政特有职业技能竞赛(初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深受广大邮政员工欢迎,备受国家相关单位关注,已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列为国家级二类竞赛项目。集团公司希望借助本次大赛挖掘更多人才。
  3月16日,集团公司党组印发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人才发展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全面阐述了集团公司的人才培养制度,是新形势下邮政企业全面加强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集团公司对人才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视。
  为了对集团公司人才培养制度加以解读,帮助基层企业和员工深入理解《人才规划》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激发员工立足岗位成才的积极性,6月10日,本报记者对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人才工作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中国邮政报》: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以下简称人力):一是人才资源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保障是第一保障,人才优势是第一优势,是经济社会发展最核心的竞争要素和最关键的推动力量。二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了“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24字工作方针。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新常态下,中央提出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三是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根本保证。对于企业来讲,人才是立企之本、兴企之基、强企之源,只有掌握了人才竞争这个关键,才能永续发展、长盛不衰。中国邮政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一体两翼”经营发展战略,归根结底要靠人才的实力,人才优势是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四是引领人力资源管理转型的关键。通过人才工作,加强人力资源的规划和顶层设计,有效整合资源要素,加快形成评价、选拔、开发、激励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增强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力,提升人力资本效能,支撑企业战略。
  《中国邮政报》:当前邮政人才工作存在哪些不足?
  人力:集团公司党组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邮政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目前邮政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建设世界一流邮政企业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人才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与企业改革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高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缺乏,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亟须创新和完善,人才贡献率偏低等。
  《中国邮政报》:《人才规划》的基本定位是什么?
  人力:《人才规划》的基本定位有两方面:一是支撑企业发展战略。《人才规划》围绕企业战略重点和业务发展方向,确定了人才队伍建设重点,着力打造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专业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通过培育好、开发好、利用好人才资源,为新常态下邮政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二是促进员工职业发展。建立了统一的人才分类体系、评价体系、培养体系和工作体系,打通了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为员工成长搭建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引导员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使员工在企业有梦想、有方向、有舞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内生动力,为企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邮政报》:什么样的人员才是邮政人才?
  人力:邮政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为邮政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是邮政企业员工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人员。一是专业性——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掌握一定的知识或技能,是成为人才的最基本条件,是衡量人才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标准。专业知识反映的是员工的受教育和培训开发程度,专门技能反映的是员工的技能水平。二是实践性——进行创造性劳动。创造性是人才的本质特征,是人才区别于一般人员的显著特点。“进行创造性劳动”鼓励人才不仅要培养创造能力,更要进行创造性实践,取得创造性成果。进行创造性劳动是衡量人才的实践标准,取得创造性成果是人才获得企业承认的关键。三是价值性——对邮政发展作出贡献。这是对人才价值属性的界定,是对人才效能发挥的核心要求。只有通过创造性劳动为企业转型发展作出贡献的员工,才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四是高端性——人才是邮政企业员工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中国邮政报》:如何理解邮政人才的内涵?
  人力:首先“不是人人皆为人才”,只有满足一定知识技能要求、发挥积极作用且为企业作出贡献的员工才能成为人才。其次“人人皆可成才”,只要员工将潜能和价值都充分挖掘出来,为企业作出贡献,人人都能成为企业需要的可塑、可锻、可用之才。
  《中国邮政报》:怎样才能成长为邮政人才?
  人力:成为邮政人才需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关键在于员工个人努力。要想成为邮政人才,需要员工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和强烈的成才欲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不断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立足岗位、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最大的工作热情、最高的工作标准,为企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二是离不开组织的悉心培养。《人才规划》围绕发现培养人才、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健全人才队伍建设措施,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规划了重点人才工程,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明确了配套政策,从评价发现、选拔晋升、培养开发、激励保障等方面形成一整套完善、科学的机制,使各类各级人才干事有劲头、创业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中国邮政报》:如何才能有效发挥人才作用、实现人才价值?
  人力:对企业来讲要树立以用为本的理念。用好用活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是人才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也是人才成长的根本途径和人才价值的根本验证。人才与岗位密不可分,只有根据岗位的需要和人才的特点,对各类人才实行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将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用到合适的位置上,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才潜力,实现人才价值,发挥人才效益。对员工来讲要树立积极实践的意识。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人才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也是促进个人成长的最有效方式。个人要实现其价值,最根本的途径在于进行创造性实践,只有那些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刻骨磨砺、甘于付出的人员,才可能成长为企业需要的人才,也只有取得了创造性的业绩成果,才能真正体现个人价值。
  《中国邮政报》:员工的职业发展体系是如何构建的?
  人力:构建员工职业发展体系,既是满足员工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组织绩效提升的根本保证。《人才规划》通过建立健全人才分类体系、人才分层体系、人才评价体系、人才培养开发体系和人才激励体系,形成了一体化的员工职业发展体系,为员工提供了“纵向贯通、横向互通”的多通道职业发展路径与阶梯,引导员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使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在提升个人能力素质的同时,促进企业绩效提升。(下接6月20日《企业文化》版)
  《中国邮政报》:为什么要对人才进行分类?
  人力:人才分类是开展人才工作的基础,是有针对性地选拔、培养、使用和管理各类人才队伍的前提,也是合理规划各类人才发展通道的关键。《人才规划》共构建了六大类、27小类的邮政人才分类体系。邮政六类人才分别为:经营管理人才、专业人才、科技人才、营销人才、基层经营骨干人才和技能人才。
  《中国邮政报》:人才分类的原则是什么?
  人力:一是突出需求导向,以满足企业战略和转型发展对人才队伍的需求为目标,突出对重点领域人才的培养开发。二是强化专业发展,分类培养,因材施教,有助于人才开发投入的针对性、有效性,打通各类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三是强调边界清晰,按照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业发展的相似性对人才进行分类,人才归类科学、明确。四是注重有效衔接,实现人才分类管理与岗位、薪酬、培训体系等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对接,使人才管理成为一个有机的运行体系。
  《中国邮政报》:邮政人才分为几个层次?
  人力:《人才规划》将邮政人才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层级。其中:高级人才是指具有较为精深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创新、创造性工作,发挥带头作用,为邮政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中级人才是指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够解决本专业领域重点和难点问题,发挥骨干作用,为邮政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初级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为邮政发展作出一定贡献的人才。
  《中国邮政报》:人才分层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人力:一是打通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摒弃以往把行政职级、专业技术职务作为员工晋升唯一途径的模式,搭建人才成长阶梯,让每位邮政员工都“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从事哪一方面工作,只要努力付出都会得到回报。二是充分发挥人才价值作用,让各类人才通过不断成长,提升个人价值创造能力,为企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三是促进邮政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合理布局人才结构,明确人才梯次发展目标,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四是增强企业的人才竞争能力,以充满活力的人才竞争策略和机制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企业成为优秀人才聚集的高地,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中国邮政报》:为什么要对人才进行评价?
  人力:人才管理的核心是评价,只有评价才有识别,只有识别才有正确的使用、培养和激励,人才评价已成为现代管理和人才开发的重要手段,贯彻整个人才开发与管理的全过程。
  《中国邮政报》:人才评价的依据是什么?
  人力:人才的价值主要通过人才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和贡献表现出来。因此,当前已不再把文凭与学术职称作为主要的人才评价标准,而是把人才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结合起来,综合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评价人才正成为主流。
  《中国邮政报》:从哪些方面对人才进行评价?
  人力:《人才规划》从资历、素质和业绩三个维度构建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资历主要从学历、专业技术职务、职业技能、工作经历、岗位资格证书等方面进行评价。素质主要从品质、知识、能力、潜质等方面进行评价。业绩主要从工作绩效和创新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各类人才实行逐级晋升。
  《中国邮政报》:如何进行人才评价晋级管理?
  人力:按照“统一评审、择优晋升”原则,对于符合相应级别人才的学历、职称或职业技能、岗位资格、工作经历、年度考核要求等条件的,经过个人申报、基层企业推荐、人力资源部资格审核、能力素质测评、审定、公示等环节后,择优进行晋级。
  《中国邮政报》:如何保证人才评价选拔的质量?
  人力:一是严格评价选拔过程管理。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严格人才评定权限和工作程序,实行各类各级人才由省级及以上企业集中评定和审批,从严控制各级人才规模和晋级比例,确保人才质量。二是实行人才动态考核管理。每两年从能力素质提升、作用发挥、业绩成果等方面对各类人才进行一次综合考评。根据综合考评结果,对各层级人才进行动态调整,建立降级退出机制,实现人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中国邮政报》:企业对人才有哪些有效激励举措?
  人力:逐步建立以人才开发为主线、与人才价值贡献相匹配的薪酬分配激励机制,将人才层级与薪酬直接挂钩。同时,探索实施对高端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协议工资、延期激励、项目奖励、特殊补贴、弹性福利等激励办法,实现对不同类别、不同岗位、不同层级人才激励的差异化,形成系统、科学、完善的人才薪酬激励体系。
  《中国邮政报》:支撑人才成长有哪些配套措施?
  人力:一是建立人才评价与发展中心。健全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涵盖多种测评方法和技术的综合测评系统,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评价、选拔、配置、培养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构建岗位资格认证体系。以企业战略和岗位要求为核心,针对员工胜任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等设定相应标准要求,构建涵盖全员全岗的岗位资格认证体系,统筹推进员工持证上岗工作,实现人岗匹配与动态管理,提升人才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实施重点人才工程。按照高端引领原则,统筹推进领导力提升工程、经营管理后备人才培养工程、专业领军人才培养工程、营销精英人才打造工程、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与培养工程、青年人才培养开发工程六大重点人才工程,着力培养打造企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重点领域急缺人才和后备人才队伍,加快增强人才竞争优势。
  《中国邮政报》:围绕落实《人才规划》将要制定出台哪些制度?
  人力:围绕落实《人才规划》,促进人才队伍建设,今年集团公司党组重点出台人才评价选拔与管理的实施意见、人才考核管理办法、集团级专业领军人才管理办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邮政企业高级技师评聘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快形成完善的人才工作制度体系,夯实人才管理基础。
 (《中国邮政报》记者袁晓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