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大常委会试水现场直播专题询问 副省长应询 老百姓点赞

27.08.2014  12:11
 

专题询问会会场网民互动。(陈波 摄)

  专题询问会结束后,河南省政府有关部门的一名官员接受当地媒体记者采访。(陈波 摄)

  “坐在家里,看着电视,就能清楚地知道人大是怎样监督政府的。咱老百姓只有看得真,听得实,心里才透亮呀。”70岁的原国营郑州第二棉纺织厂退休干部王友和赞不绝口。

  让王友和感慨不已的电视直播专题询问要从7月29日说起。当天,河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专题询问会,当时有8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1位网民向1位副省长、6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现场发出“考问”。

  本属于例行的会议,但此次会议室内的摆设和现场气氛与往常大不相同。除旁听人数增加外,会场内额外增添的几台摄像机和场外的数辆直播车,让连“久经会场”的服务人员都不由得紧张起来。

  原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首次运用电视、广播、网络同步现场直播专题询问,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既使颇为“神秘”的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变得公开、透明,也让选民清楚地看到他们的“代言人”是否认真履行职责。

   激烈交锋”为民生  

          问者一针见血,答者坦诚直言

  “学生和家长特别关注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董广安问题尖锐,并点名让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回答。

  “学生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确实存在,在职教领域,这个问题更为迫切。”朱清孟面对犀利问题并不避讳。脱节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人才需求结合不够,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不够,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走向社会后实际工作中的需求结合不够等。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动态的,所以学校的专业设置也应该是动态的,不能一成不变,更不能有什么条件就办什么专业、什么专业成本低就办什么专业。”朱清孟说,教育行政部门将会同人社、发改、工信等部门,为职业院校及时调整专业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

  “我虽然退休了,但关心时政的热情不减。”热爱读报的王友和告诉记者,他从媒体报道中留意到,人大常委会的每次专题询问都是老百姓关心的热点。特别是这次,老百姓就像在会场上一样,人大代表询问的每一句话都听得很清楚,让他也有身临其境之感。

  “问得一针见血,答得没有套话空话,真过瘾!”王友和如是评说。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宣传处副处长陈波告诉记者,询问权是人大监督权中的一项重要职权。与一般的询问相比,专题询问的对象比较明确,内容更加具体,通过选择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听取“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的专题汇报,并要求其负责人当面给予答复,具有社会关注度高、针对性强、互动效果好等特点。

  “请问徐济超副省长,省政府在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面,有什么具体规划?”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李建伟举手发问。

  “在上学的费用上省里将拿出普惠性方案,明年起所有的中职在校生学费全免,眼下财政已拿出8亿元,免去农村和农学专业的学费。”电视画面上的徐济超严肃而认真地回答,“明年将再拿出4亿元对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一些补助,决不能让职教院校的学生因为生活困难失去上学的机会。

  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在问答环节结束后指出,询问是人大常委会监督形式之一,是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一种重要方式。对职业教育专题询问,既是回应人民群众对事关全省大局和民生突出问题的关切,也是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促进。

   创新形式被点赞  

   群众积极参与,网友也有代言人

  “我代表网友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发问。”最后一个发问的是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关少锋,“我个人做了一些整理,比较集中的一条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问题。请问普通本科院校为什么要转型?转型有什么困难?如何引导转型?

  关少锋说,在本次职业教育专题询问会召开前夕,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网络向网友征集关于职业教育的问题。他特意收集网友们的意见,首次把网友们关心的问题带到了询问会上。

  “为保证问政的有效透明,省人大常委会将职教工作问询纳入计划后,成立了专题调研组。”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笃运告诉记者,省人大特意邀请12位省人大代表和8个部门负责人,历时两个多月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明察暗访等方式,实地考察了28所职业院校、13家企业,与50余名校长、教师、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历经多次专题询问的省人大代表马玉霞也参与了此次专题调研。她举例说,职业学校的校舍和普通大中专院校相比,大多显得“寒酸”,有必要加强职教“硬件”建设。

  王云龙委员进一步提出:“个别县市在职教经费上存在历史欠账,没有做到依法依规投入。”对此,省财政厅厅长朱焕然表示,对“教育费附加的30%用于职业教育”这一规定的执行情况,要搞决算公开,就像公开“三公”经费一样,让社会来监督。

  今年,电视直播、常委会组成人员“追问”和网友“自由询问”形式,成为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会的亮点。

  关少锋认为,采用专题询问会同步直播的形式,极大提高了省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也让更多老百姓知道人大常委会是如何履行、行使权力的,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防止监督流于形式  

  询问不只“问事”,还要“看效果

  监督工作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但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原主任程湘清所说,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监督不力就一直是人大代表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权力不受监督,在行使中就会偏离方向;没有切实有效的方式,监督就会流于形式。

  “省人大常委会之前举行的5次专题询问,尤其是去年以来举行的‘水污染防治’‘传染病防治’等专题询问,不仅及时回应了群众诉求,还推动了热点问题的解决。”陈波告诉记者。

  2011年11月25日,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就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等情况进行专题询问。这是河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组建以来,首次以专题询问的方式,请省政府及其组成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答复问题。

  王玲委员的问题直接,“在已分配的保障房中,有没有不公正的现象?”针对个别地方出现的“开宝马车住保障房”的现象,田土城委员则提问:“如何让保障房真正分配到应该得到保障的人手中?

  赵建才副省长及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等部门的负责人均认真进行了回答。会后不久,全省保障房准入退出机制得以完善。

  2012年,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的专题询问食品安全,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说,此次询问是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支持。也让我们看到工作中的差距、漏洞和不足,“这种关心、爱护或者说批评,比表扬和赞美的话更能起到促进作用。

  “省人大常委会将逐步使专题询问这一监督方式常态化。专题询问不但要问出症结、问出责任、问出方向,更要问出代表和百姓的心声,使应询者答出原因、答出对策、答出承诺。”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秦玉海表示。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27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