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大代表提议治理城市交通 电动车首当其冲

01.02.2016  09:52

  本报记者 李 娜 赵文静 李 焱

  “现实版抢车位”“电动车呈S型在路中央穿行”……城市发展过程中,这些让百姓头疼的出行问题出现了。

  对于生活在郑州的省人大代表来说,他们一样感受着这些问题,就如何解决这些“城市病”,他们也纷纷提出建议和意见。

  电动车问题:“上牌”出台相应法规

  对于交通问题,省人大代表、郑州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五大队民警杨华民来说,最具有发言权。作为在一线工作的交警,杨华民对电动车的问题最为清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郑州市的电动自行车数量就突破300万辆,约八成交通事故跟电动自行车有关。”杨华民说。怎样对电动车进行规范管理,根据长期调查研究和思考总结,杨华民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源头化管理。首先河南电动车市场的生产、销售、改装必须依法进行。二是“上牌”管理。首先可参照机动车管理形式,电动车采用车驾号或电瓶号,一旦丢失,凭号就可找到。其次是防止发生肇事逃逸,无牌就无法上路,交通警察可依法进行查扣。三是停车收费管理。杨华民认为,目前电动车无合法停车场,占用道路资源,影响城市交通。建议企事业单位、小区的物业部门提供电动车场地,对电动车收费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公示收费标准,实行归口管理,由专人管理。四是,强制对电动车进行报废。杨华民说,现在道路上有许多电动车“超龄服役”安全隐患大,有些电瓶一两年就要更换,废旧电瓶极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所以要对废旧电瓶进行有偿回收。

  “停车难不仅仅影响城市的发展,对于市民生活来说,也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很多汽车被划、邻里纠纷、违规停车等问题,都和停车难这个现实情况挂钩。”省人大代表、郑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吴予红说。

  其实,就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出:要加快解决“城市病”,增强城市的宜居性,其中提到,要加强道路交通和停车场建设。

  吴予红今年拿出的议案正是和“停车”相关。她说:“目前政府已经很重视停车场的建设问题,但是我希望加大资金投入、提高重视程度,真正满足市民的需求。

  对此,吴予红一口气提出了四条建议:

  新建住房一定要按照入住人口比例合理规划停车场,要将规划做在前面;在城市建成区,利用有限空间,建设一些立体停车场,增加目前的停车数量;政府加大对停车场建设的投资力度,适当引进民间资本进行停车场的投资和运营;非主干道的街区,白天保证畅通,可以考虑在晚上一定时间段内允许两侧停车,缓解附近居民停车难的问题。

  “同时,现在很多停车场的管理也比较混乱,有的一块空地,有人在收停车费,但是并不提供票据;有的车放在停车场,被划被撞却没人管等问题时有发生,建议尽快把停车场管理条例列入立法计划中,让市民停车收费有法可依。”吴予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