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麦客"千里收麦到河南 每天收入数千元
亲家麦客刘建民(左)、冯国军(右)
人民网南阳6月1日专电 “今天是我们到社旗的第一天,这里的麦收刚刚开始,我们一天才收了二十几亩麦子。”来自河北保定的的麦客刘建民对记者说。
5月28日,在社旗县陌陂镇的麦田里,麦客刘建民、冯国军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们是河北保定市曲阳县西么罗村人,刘建民52岁,冯国军56岁,二人不光是同村好友,还是一对儿女亲家。老哥俩提前一天把收割机托运到河南社旗,开始了今年的收麦之旅。
社旗县陌陂镇的麦田比较分散,并且间作有花生、烟叶等其他农作物,这极大的影响了麦客的工作效率,往往是为了收割一两亩麦子,要往返好几公里。再加上麦收刚刚开始,好多外出务工的农民没有返乡,刘建民、冯国军更是东边一块、西边两垄地奔波着。
“这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地里跑来跑去,收不了多少,但是,老乡找到咱了,咱不能嫌远不去呀,麦熟一晌,是找到咱们的,都是心急。”刘建民笑着说。但是,记者分明从他的话语里感到了一丝无奈。
刘建民说,他们这台收割机是今年新买的,花了8万多,130马力,劲大。正常的收割旺季,他们一天收个百八十亩没问题,按一亩地40元算,一天的毛收入也有个3000多元,一个麦收季他们能挣回来半部收割机的钱。
老哥俩中的冯国军是收割机手,刘建民负责丈量核实收割面积,冯国军开了10多年的收割机,也来了河南10多次,刘建民则是第一次出来做麦客。
“麦客搭档有的是兄弟、有的是父子,还有的是雇收割机手,你们俩这样的组合,我是第一次见到。”在收割的间隙,记者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冯国军从收割机上下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说:“去年河南旱,小麦长势不好,我雇了一个人跟我过来,到最后一算账,总共落了一万来块钱,除去给别人的工资,我等于白干。今年我这亲家正好在家没事,我就喊他一起过来了。”
“你准备怎么给亲家开工资?”记者继续问道。
“我们俩好说,我们来本来就是好哥们,相处得很好,什么工资不工资的,没考虑过那事。”刘建民接过话茬。
据冯国军介绍,他们村子有3000多口人,收割机就有300多台,每到收割季节,几百台收割机浩浩荡荡南下,场面大得很。他们一般都是从湖北、河南开始,沿着小麦成熟节奏,一路北上,最后收到河北结束,整个过程一般要20多天。
“河南人很实在,对我们很好,我们借住在老乡给找的房子里,也很安全。”刘建民说。
“来,给你们俩拍个合影,留个纪念。”记者提议。老哥俩爽快地答应了,镜头中的他们,淳朴、淡然,略有一丝拘谨。(王玉兴、徐驰)
[作者: 编辑: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