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产业转移不能“一搬了之”【长城时评】

01.03.2016  14:09

   ——“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周年之际”系列评论之六

  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年来,河北省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把建设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作为重中之重,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提质增效升级,三地产业协作正迈向深度融合。去年1至10月,河北省共引进京津项目3621个、资金2748亿元,分别占全省引进项目的39.6%和47.3%。(2月27日《河北日报》)

  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是“当头炮”,这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有效途径,但产业转移不是原有厂房、生产线简单的“空间转移”,而是产业分工深化和产业结构加快升级的过程,进而让“转移”成为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有利契机,实现转入地与转出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个“双赢”,绝不能简单地“一搬了之”。

  我们看到,不少人担心,一些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企业如果转移到河北等地,会让当地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对于这种产业转移,是“捡到篮里就是菜”,还是“挑肥拣瘦”?我想,既要通过承接北京外迁企业刺激当地经济发展,又要立足长远,在生态环保上更为审慎,坚守绿色发展的底线,防止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实际上,京津冀产业转移关键在“升级”。北京对产业转移的态度十分明确,所有调整退出的污染企业,绝不能带着污染迁到外地,涉及搬迁的企业将在产业升级、产品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与周边城市进行合作和对接。两年来,河北与京津规划同图、目标同向,坚定不移地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对于京津转移而来的项目精挑细选,以生态约束倒逼产业转移升级,并推动其大力实施清洁生产,以此促进生态改善,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最担心的问题是转移之后会不会转而致死?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确保产业落地生根?这就需要京津冀三地要尽快研究北京中心城区产业疏解地的对接协作机制,包括税收、人事管理、户籍指标等方面,可以借鉴伦敦城市群、东京都市圈建立疏解迁移有激励、落地新城有优惠、产业对接有支持的协作机制,形成分工合理、价值高端的一体联动产业链,为产业转移“扶上马”和“送一程”。

  当然,产业转移并非全都是“淘汰落后产能”,如今北京一些创业型公司面临较重的生存压力,向周边城市转移的意愿明显,一些科研机构也在周边地区寻找科技成果孵化和产业基地,去年以来北京中关村分别向曹妃甸和秦皇岛转移了若干家高新技术企业,正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如此可见,如果当地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完全可以大大缩短产业自然演变过程,加速本地新型工业化推进,实现产业转移升级。

  毫无讳言,政府力量对产业转移起着引导和协调的作用,但政府过度干预,往往会产生负效应,我们一定要以市场为主导,切忌过于理想化。事实上,产业转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我们要结合本地的比较优势,搞清楚自己适合承接哪些非首都功能疏解,适合承接哪些产业转移,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承接模式,在产业转移中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刘凤敏)

责任编辑:杜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