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郑州多家医院产房门前的故事 为您呈现郑州版“生门”

13.05.2019  07:54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宗雷 宋晓珊 记者 王苗苗 张成诚

都说生孩子是女人在闯鬼门关。每个家庭迎接生命的历程,有挣扎,有祈祷;有悲哭,有喜笑。每位妈妈都有自己的生产故事,也有自家的悲欢离合。母亲节前,我们走访了郑州多家医院产科,为您呈现郑州版“生门”。

到医院宫口已快开全,进产房没多久,孩子生了

“要生了,要生了,让一让!”3月份的一个晚上,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部一楼进来俩人。

产妇将眉毛皱成团,边走边呻吟,身体的大部分重量都落在一旁的中年女子身上。到护士站门口,中年女子把包一下子扔在地上,在护士的帮助下拖着产妇就往一旁的病房走。没一会儿,产妇就被推进产房。

“嫂子已经进产房了,你赶紧来啊,对,一楼。”中年女子朝电话喊。挂了电话,她又给人打起电话来,“对,到医院了,想着还有好几天才到预产期,咋这么快,宫口都快开全了。”几分钟后,一个男人风风火火地跑进来,又风风火火地去办住院手续。

中年女子就守在产房门口,听护士喊,让拿衣服、纸、尿不湿等。中年女子将大包翻了又翻,护士又催,孩子已经生了,得赶紧准备。

“快,哥,嫂子已经生了,赶紧来。”中年女子又慌忙打起了电话。

女儿情况紧急,得顺产转剖宫产,妈妈拽住车轮不撒手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吴爱红曾遇到过一位产妇,从见红到宫口开三指,就用了三天两夜,进了产房,宫口开得一直很慢。

产妇一直坚持要顺产,产科医生和助产士监测胎儿在安全范围内,让产妇试产。开四指,开五指,开六指……突然,胎心监护显示,胎儿胎心已经不大好。产房医生紧急跟产妇和家属谈话,给产妇顺产转剖宫产。

可就在转运产妇时,一位老年女子突然就跪下抱住了转运车的轮子,说什么也不让走。

“那是产妇的妈妈,嘴里一直说,不想让女儿挨刀。”吴爱红说。最后,还是在产妇的劝说下,老人才撒手。

助产士张仙仙说,产房门口,守候新生命降临的人群里,有一类人最让人心疼,那就是产妇的妈妈。

她不止一次见到有老人忍着泪送产妇进产房,扭头就哭成泪人。

“养儿方知父母恩,这是产房里,产妇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张仙仙说。

患小儿麻痹症的她终于生下双胞胎姐妹花

送走周末门诊的最后一位患者,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大三附院、省妇女儿童医院)妇一科主任封全灵站起身,拿起水杯,喝下了4小时内的第一口水。

这时,她的手机响了,一个名叫小荷的人发来了一张双胞胎睡觉的照片。

“她很不幸,但也很幸运。”封全灵与小荷相识在两年前。

小荷患有小儿麻痹症,可她从来不抱怨命运的不公。结婚3年,她和丈夫始终没有孩子。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小荷的子宫多发肌瘤,“宫腔里几乎没有平整的内膜,全是突起。”也就是说,小荷几乎不可能怀孕。

但看着小荷的样子,封全灵还是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2017年7月,封全灵为小荷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术后半年,小荷怀孕了。

又惊又喜的是,彩超显示小荷怀了双胞胎。“本来术后半年受孕就有风险,现在还要迎接两个孩子。”小荷太想要孩子了,她想让封全灵帮帮她,封全灵又同意了,“在严密监护下陪她试一试,赌一把。”

2018年9月,宫内孕接近36周的小荷剖宫产生下一对双胞胎姐妹花,体重都在4斤左右,反应、哭声均好,而小荷这个几乎无法怀孕的女性,也终于如愿做了母亲。

高龄产妇拼命生孩,有的人进了产房再没出来

产房外面的欣喜,有对新生命的渴望,也有初为人母、初为人父的喜悦,但有的产妇,进去后,就再也没出来。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孕产保健部部长、产科大主任许雅娟教授与吴爱红等一线大夫,见过拼命生孩的女性太多了,而拼命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有人赢了,有人却输了。

“拼二胎的女性再次生产时要承担的风险很大。”许雅娟说,要二胎的女性多数是高龄产妇,她们普遍有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精子、卵子的质量也会下降。”

而前几年全国剖宫产率较高,导致许多二胎妈妈是瘢痕子宫,这些情况,都会增加其再次怀孕的风险。

近几年,羊水栓塞、大出血等危害孕产妇生命安全的案例在国内时有发生,甚至有些地方孕产妇死亡率有明显反弹。

而在2018年下半年,河南省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也显示,羊水栓塞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第一因素,其次是妊娠期高血压和产后出血。

吴爱红这么描述羊水栓塞:可能就是产妇喊了一声,不给任何人抢救机会,一旦发生羊水栓塞,死亡率很高。

让许雅娟和吴爱红欣喜的是,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以及国家不断对医务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和孕妇宣教,让人悲痛的事情正逐渐减少。

记者手记

每一个母亲和孩子,都是生死之交;每位妈妈都要历经千辛万苦,在鬼门关走一遭,才得以让孩子来到人世间。

可是,受制于身体、环境等多方影响,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实现成为父母的心愿。

“我们想给他们最大的帮助,想圆他们成为父母的心愿,可是,有时候很无奈……”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王兴玲说,从事生殖医学工作几十年,她见过太多的眼泪,听过太多的哭诉,也亲历了许多患者的家庭变故。

采访时,我看见过,大家见到一名5个月大的“试管宝宝”时的欣喜与希望;看见过,来做“试管婴儿”的女性有人欢喜有人忧,抱头痛哭;看见过,空无一人的楼梯间,一名坐在台阶上的男子埋头哽咽的无助……

想要一个孩子,不是什么过分要求,却成了不少人的奢望。我们期望上天眷顾每一位爱孩子的母亲,也让那些想成为母亲的女人了却心愿,去给她们一个为爱付出的机会。

【责任编辑:张怡 】 【内容审核:李敏雪 】 【总编辑:甄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