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创建30周年活动举行 沙产业成就不毛之地的阳光农业
本报讯 记者王兮之报道 9月26日,纪念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创建30周年研讨会和“变不毛之地为沃土”展览在上海钱学森图书馆开幕。
2014年是钱学森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30周年,也是钱学森逝世5周年。与会代表回顾并探讨了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的发展与实践,认为进一步推动第六次产业革命对当前产业转型和推进农林业现代化大有裨益。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刘恕重温了钱学森对第六次产业革命的论述。她说,钱学森认为第五次产业革命是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组织起来的生产体系,第六次产业革命则是高度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大农业,农、工、商等重组的生产体系。其中,林产业、沙产业潜力巨大,林产业和沙产业的重要内核是须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提高光合效率技术是重要措施之一。如1克微藻干粉的营养相当于1公斤蔬菜,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创建了螺旋藻产业园,26家企业年产藻粉3500多吨,成为沙漠中的特殊绿洲。
“变不毛之地为沃土”展览分为“第六次产业革命——创建知识密集型大农业”“沙产业——不毛之地的阳光农业”“情系大漠——倾心关注支持沙产业”“践行沙产业——荒漠变沃土、生机勃勃”“走沙产业之路——历史的启示、现实的呼唤”五大部分,展示了各地所取得的丰硕成果,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方式讲述了钱学森志在强国、心系富民的睿智眼光和动人情怀。
早在1984年,钱学森就通过会议、书信、论文和报告等多种形式,倡导建立高度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高效能大农业体系。30年来的实践证明了钱学森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的重要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领导人、地方政府的关怀、指导和相关协会组织推动下,东起科尔沁沙地、西至天山南北的广大沙漠地区,按照沙产业理论,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探索沙产业发展方式,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成为保护当地生态和帮助农牧民致富的重要途径。